爱上海同城

会员专享

发布时间:2023-04-24 19:11:53
编者按: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本期总编采集此期佳句,为“秦汉月”下的两地思念打动:“浊酒频斟原买醉,乡愁不减反而添”、“独在他乡地,终怀两处心”、“悄然又滴檐间泪,无意还洇枕上诗”。客愁源自牵挂与爱恋,《楚辞·九辩》中云:“赖皇天之厚德兮,还及君之无恙。”安然无恙,幸甚至哉。值此孟夏仲夏过渡之际,共吟一曲《清风谣》:万古郁结心,一旦为君开。野渡,历来是一个代表诗人的无奈、忧虑、悲伤等各种负面情绪的一个意象,而从本诗的文字看来,诗人的情绪基本上没有负面倾向,反而流露出一丝恬淡和优雅。诗中的野渡,似乎是一个被人遗忘的乐园,青苔、云天、波浪、明月,在河岸、天空、水面一一浮现,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一缕琴音打破了野渡的宁静,也让野渡摆脱了人们印象中孤独、幽深、寂寥的传统风格,使野渡成为一个让人有所留恋的地方。尾联表达了诗人美好的善意:即使行程再匆忙,也可以暂且放下那些纷扰,让心情回归野渡的安宁。但愿诗人们想起它的时候,不再伴随着那么多的无奈,而是可以带着更多的任性、洒脱,在这片梦想中的心灵归宿地,留下一丝值得回忆的痕迹。长调纪游抒情词,对词人的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要求很高。慢品此作,颇觉作者功力深厚。上片在回忆中展开,词人回味当年与友人一同游玩太湖,垂钓收获满满,惬意而归。'志和词留'四字浓缩了文化古城湖州在历史上的地位。下片视角切换到现代,无论是城市景观(高楼,百舸),自然景观(桃花、白鹭),还是风土人情(紫笋茶馆),词人都勾勒出了在短短数年内,湖州巨变之富丽壮美。'听戴公、江南走遍'此句,不仅高度凝练了湖州地方戏曲的多彩精妙,而且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景也呈现出来了。寥寥数字,内涵如此丰富,皆因词人练字精深。此作章法得当,词技圆熟。情景兼具而不游离,内容丰富而不芜杂,很欣赏!皓月当空,夜深了!月光照着飞檐翘角的西楼。有人凭窗愁坐,对月自酌。也许是在想念故乡的旧屋,老树池塘,发小的友情;更多的应是对父母,亲人的刻骨思念,还有那“归期未有期“的无奈!原想借酒浇愁,未料“酒入愁肠愁更愁“!孤独,寂寥,眷恋……,如春水般迢迢不断!“乡愁“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之一,作者熟练运用起承造景,转句荡开与结句对接,营造了“乡愁“绵绵不绝的悲情。读来感同身受,不禁为之喟叹!让我们拒绝冷漠,多一点关爱,去抚慰游子的心吧!为好绝点赞!自古以来,招惹情丝的意象林林总总。作者以“侵窗疏雨”为兴起的意象,从不同角度反复渲染情到深处渐入痴的意境:无论是“檐间”“枕上”,还是“篱角”“灯前”,这缠绵的情丝可谓是“剪不断、理还乱”。颔联的“滴”“洇”两字把疏雨人格化,表达了相思之苦;颈联的“懒散”“淋漓”二词,借蛙声墨韵抒发相思难相忘的无奈。全诗视角独特,描写细腻,似水柔情跃然纸上——真乃好诗!孩童的世界纯真简单,有好吃好玩的就感觉幸福满满。回味童趣是很幸福的事。跟随作者的这首词作,回忆儿时采花、寻鸟、踢毽子、捉迷藏、弹球和沙包,玩法多多,欢乐无限。一晃时光荏苒,下阙回归如今,落花声杳,旧尘悠远。提笔书信,问候远方的儿伴,如今可好?诗词记载人生,浓缩情思,这就是文学的魅力。品读好词,颇有同感!初读此诗心生疑惑,今已炎炎夏日,何来初冬红叶?仔细看了题目,诗人所书乃澳洲悉尼之景。南北半球,季节正好相反也。那就跟着诗人的脚步来看红叶吧!开篇诗人就用诙谐的语言引人入戏,"藏"字用的极妙。西草地的秋天虽比蓝山的晚一些,可红叶一样的美丽,是秋寄来的消息,应如珍宝般收藏起来。可是光自己欣赏不过瘾,所以诗人接下来写到"偷偷赠与爱枫人",只有和热爱枫的人共赏红叶,才会有更大的乐趣。此诗一气呵成,语调轻松,看完不禁令人莞尔一笑,又从中获益匪浅。夜无痕,思愁如露浓。香冷重门望不断,月半昏,灯摇醉眼看。景象与意境完美匹配,一个愁字已通过寥寥数笔,精彩呈现。第三句用了“柳”(谐音“留”)影婆娑和“花睡去”,揭示人无寐。第四句西厢是指女儿的闺房,孩子离开后空屋寂寞。寂寞的是旧屋,寂寞的是远行的人儿,还有等待归来的家人。两地思愁,品读出了千百年来的客心。南溪诗社是一个人才济济的微信平台。诗社中不乏诗词高手,且编委们认真严谨,尽职尽责,编写双能。作者身为南溪的一员,颇为勤奋,精神抖擞,信心满满地投入学习、探索之中。作者自谦'学浅”、“才疏';崇拜敬仰白居易、陆放翁(陆游)这样的大诗人,这是我们诗社每位作者的心声。同时也道出了南溪诗社的努力方向和美好前景,作者的自谦之词也是启迪和警示诗社内外人士都要吟诵不辍、学习不止,使南溪诗社不负众望,越办越好,办成一流的诗社。这既是诗社成立的初衷,也是每位成员所企盼的。这首诗借夜晚这一场景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首联点出独自一人在他乡,颔联“挥黑汗”、“咬黄金”对仗工整,非常形象地说明诗人是为了生计在外打拼。颈联切入到闲夜:诗人希望借酒消愁,但三杯酒下肚,终究也慰籍不了深深的孤独空虚之感。尾联“白头”表明诗人在外漂泊的日子已经很久了,面对着万家灯火,独自吟咏,一种苍凉的感觉油然而生,将情绪推向了高潮。整篇语言简洁明了,意象鲜明生动,结构严谨,感情真挚,好律!品读佳律,犹如清泉滋润身心。这是来自殊胜之地的古泉:寒暑更替,秦汉月、鼎彝烟都是过往,它历经沧桑。“疏钟百杵无余韵,道法三生有续篇”,颈联对仗工整,寓意更为丰富。禅道兼修,环境人文相契合,深厚的文化传承至今不绝。尾联从泉水引申为人的道理:上善若水,滋兰树蕙,唯有如此方不负华年、不负此生。咏史诗贵在深刻而有新意。韩信用千两黄金报答漂母一饭之恩的故事,见诸史籍、传于民间,都是赞美漂母和韩信。诗人慧眼如炬,在首、颔二联叙述漂母“怜饿馁”的“节义”之举,颈联把韩信和刘邦进行强烈对比。至此,诗的主旨似乎已经明朗:赞美韩信知恩图报,鞭挞刘邦忘恩负义。但是,诗人的深刻表现在尾联:韩信回赠漂母“仰慈容”不仅仅是报恩,而是为刘邦树榜样,暗示刘邦要善待功臣,不能“鸟尽弓藏、兔死狗烹”。遗憾的是,为传位子孙而屠戮功臣的封建君王,可谓屡见不鲜。这不仅是韩信的悲剧,也是历史的悲剧;后人不解韩信报恩的深意,悲剧恐怕还会上演——这就是诗人吟咏漂母的深刻用意。诗人观图联想,用“春染漓江水,烟波澹澹流″,虚实相应。即早春二月的暖意春色染绿了漓江之水,带着祥和瑞气随江波而流。写出了春天漓江的烟波奇观美景。起承紧扣,转句恰当,结句用一个“悠'字隐了双重含意,暗示且点出了江水流淌发出的悠扬玄音;写出了渔家充满丰收的喜悦,一路带着悠闲姿态,乐在其中!作者构思精巧,好在起承,妙于“悠”字;笔下情结,联想丰富;结构意境有序。真乃“春暖漓江景,人寄乡愁情'。格律严谨,言辞优美,意境俱佳。这首五绝作品用拟人化的修辞方式描写了蟋蟀的形态及坚强的生存特点,进一步联想到俗世的坎坷不易。同时也暗示着人生苦短,未必事事顺心。提醒读者珍惜眼前,展望未来。好诗!我是江苏人,看到“广陵”便欲随诗人一起下扬州,烟花三月,楼台亭榭。颔联写出诗人的渴望,千年梦、万里情,深深的眷恋。雨巷寻香、虹桥折柳更是美好回忆,转结句自然流畅,长宵舒怀,依稀笛声,更是入梦。收境回主题,紧扣读者之心,但愿诗人好梦成真。要想“一日峥嵘彻入云”必须“案上焚膏翻万卷,窗前望月抒千文。三年寂寞深穿石”。这是现代版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种诗不好写,然而作者却写得有声有色,真不简单。励志佳篇,当赞之!这是一首抒情诗,通过对雨巷景色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全诗以景见情,情随景转,情景交融。通篇音律和谐,结构缜密,语言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首联景起,以情、思取境,且结合了现代元素,“小巷悠长雾似纱,吴侬软语说香茶”。有动有静,有声有色。让人联想到现代诗人戴望舒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妙,美!中二联从屋内、院外、街中的空间移动,以山寒、雨冷的凄清,以彩伞颜色、书店种类的丰满,描写苏州雨巷的特色,渲染了一种唯美而又孤寂的情调。结句以情作结,用西边渡将思绪拉远,用倦客形象来寄予感慨,是思念,是留恋,是漂泊,是彷徨……含蓄蕴藉,耐人寻味。《人间词话》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此律是也。纵观全篇,诗人描绘了一幅湖光山影、水天一色的画卷。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人物活动,展现了萍水湖静美闲适、赏心悦目的景致,寄托了诗人热爱自然和家乡的感情。全诗语言朴素,画面感强,融情入景,甚妙!每忆相思偏涩苦,残梦莹莹,怅起浑无绪。往事千端无觅处,痴心总被无心误。这是一首触景生情的诗词,上阙写景,倚窗而望,窗外桃红又添几许,淡淡清香随风而入,对话花语。粉樱纷开似舞,燕子穿云而去,不禁惹人沉思。下阙由景即情,忆起往昔相思涩苦、惆怅无由绪。一般愁思在心头,痴心总是被无情误。情感生发自然引人共鸣!本词篇幅简短而意境幽深,起句以微风起绿野尽逍遥绘出美景,接着用南溪梦梅、北雁寄意点题而轻巧转折,结句悠然信步入廊桥余味绵长。梦为心中所思,诗人的寥寥数语即生动地描绘出心中的南溪美景。作者以点染结合的手法绘梦诉情颇具感染力。“近爱清溪远爱梅”,词中充满诗意的南溪的确令人心驰神往。“竞渡龙舟”,每朵飞浪都润含着岁月的沧桑。“垂悬艾草”,每缕飘香皆洋溢着哲人的冥想。年年端午,季季南风,唯有绵延的“先贤浩气”,定将长久吹拂中华沃土之上。注:据报道,在跳广场舞的一位老妇将正骑车玩耍的孩子故意绊倒,有感作之。多少凝香沉梦,迤逦云雾绕,幻美千秋。有缘欣逢盛世,乐享闲幽。青春不老,扬国粹、光耀神州。今又是、复兴壮志,齐心共上层楼。注:1、愚溪:见柳宗元《愚溪诗序》。2、赪:音撑,浅红色。3、钴鉧:音古母,烫斗之意。钴鉧潭,见柳宗元《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记》本诗中的愚溪、钴鉧潭,分别出自柳宗元贬谪永州期间所写的文章《愚溪诗序》和《永州八记》中的《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柳宗元通过文章表达了自身不幸遭遇的回顾和对压抑人才的不公正社会的批判。愚溪被命名为愚溪之前,曾被称为冉溪、染溪,染是人们根据溪水可以染色的功用来命名的。而柳宗元因反思自己在政治方面的失误,对自己的种种行为评价为“愚”,并且将这一思想转移到他所居住的所在,一连命名了愚溪、愚丘、愚泉、愚沟、愚池、愚堂、愚亭、愚岛,共八处景点,写了一首《八愚诗》及《愚溪诗序》详加叙述。其实所谓的愚溪,是一处幽奇秀美的绝佳风景所在,只因地处偏远,故无人问津,柳宗元借此倾诉自己虽有政治抱负却被世人误解,而遭埋没甚至打击的怨愤之气。本诗对柳宗元的思想进行了延伸,并且用柳的观点对柳自身进行了再评价。首二联简述愚溪之淳朴自然(字之无),千年未变。字之无的表达很有意思,感觉很新颖,强调无是世界的本源和事物的本质,这是道家的思想。颈联切题,下句魂梦乃真吾,对柳宗元的政治梦想进行了肯定,而上句怀古愿言惟柳子,可以理解为对柳宗元不愿随波逐流的赞许,也可以理解为对其缺乏一定的政治智慧的批判。尾联还是柳宗元的思想,即坚持把愚溪命名为愚溪,如果不叫愚溪这个名,那才真的是愚。柳宗元的散文擅长白描,融情于景不留痕迹,文字虽简练,却因写景状物描摹精细、擅用修辞,而能创造出幽深的艺术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行者先生的诗作并非柳文的简单复述,而是从一些能代表柳宗元主要思想的意象入手,并且有自己的思想表达,我认为是一次成功的写作。本诗是一首咏史诗,以柳宗元的文章和经历为依托,如果不仔细阅读相关的背景文章,就难以明白诗中所写的典故及其内涵,甚至有些字都算是比较生僻的。也就是说,这一类诗对我们读者的古汉语素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仅仅靠着中学语文课本上的一点古汉语皮毛,是非常局限的。此处涉及到一个诗词的文言化和口语化问题。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笔墨当随时代,我们当代人已经没有了文言文的语言背景,应该尽量少用古代传统的字词意象,而主张把现代汉语的词汇、概念以及意象作为诗词的主要文字来源,特别是对于一些读古书很有限的作者来说,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生僻字和典故,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当然诗词的口语化也是诗词的一个方向,至少在诗词向大众普及的过程中是很有必要的。然而用比较通俗的口语能不能写好诗,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诗词是不是非雅即俗,或者非俗即雅,也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得清楚。雅俗共赏,应该是大多数作者的共同追求,但能不能做到,如何做到,只能在写作的过程中慢慢摸索,逐渐体会。我从一个不成熟的作者角度提一点意见,就是在写作的过程中,阅读非常重要,可能一般人认为阅读是小孩的童子功,中学生或者大学生才需要的功课,其实阅读应该是贯穿了人的整个一生的,首先我们面临的阅读对象太丰富,汗牛充栋、学富五车都已经不足以形容,没有谁敢说把书读完了,其次人在不同的时空背景读书也会有不同的收获。阅读的对象,很多人只知有唐诗、宋词,不知有宋诗、明诗、清诗及其他。须知唐诗、宋词、元曲,乃是王国维所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文学史观念给我们所带来的误区。就格律诗而言,自唐代形成以后,宋、元、明、清历代都有很多重要的作家和优秀的作品,词、曲、赋、楹联以至散文、小说等,都是如此。而唐诗以前的文学,从诗经、楚辞到汉代的古诗、乐府,都是非常重要的文学宝库,也都是我们的阅读对象。不仅如此,先秦诸子、二十四史,也都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阅读对象。何以如此?这就涉及到学人诗的概念。清代方贞观首次提出“诗人之诗、学人之诗、才人之诗”的概念。当代著名诗人徐晋如解释,才人之诗的特点是靠聪明、才气写作,速度快,但后劲不足,比如曹植七步诗;学人之诗则喜欢用典,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思想也很深刻,但是比兴等文学手法不够到位,在艺术境界上有所欠缺;诗人之诗有艺术家的天分,且最重性情,感情浓挚蕴藉,能够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行者的这首《愚溪柳》既是咏史诗,也是一首是典型的学人诗,而本诗中好些句法能够突破常规,比如颔联的两句以及末句,都是类似散文的写法,这是与一般的诗不同之处,也是作者的古文功底在诗词写作中的体现。现在有些作者古文基础不够,导致在阅读和写作中可能出现一些障碍。这一情况在书院拍砖中有所表现,有时候一些拍砖者在不明作者诗中字词典故含义的情况下,对作者提出质疑,经作者解释才明白作品并无失误,其实就是阅读不足带来的一个结果。目前的很多作者能写,速度也快,但是大多依靠的是自己掌握诗词语言规律的才气。徐晋如分析,才子之诗多见于年轻人,一个人的才气、天赋,一般在25岁前后就会消耗殆尽,过了30岁,要想保持强劲的创作力,必须不断夯实文史修养,向学人诗的境界接近,待到经验丰富、技巧圆熟的地步,还要兼有丰满而醇厚的对人类、对社会的仁义之心,方有望于完成诗人之诗的修行。读行者的《愚溪柳》,本来只是写一篇短短的赏析,但是读诗以后意犹未尽,又引发了一些感想,虽然有点跑题,不过仔细想来,也算是一点意外的收获,可能有人读了会觉得过于啰嗦,那么请忽略便可。南溪诗社是以诗歌创作、交流为主旨的微信互动团体,以古典格律诗词交流为主体并兼顾现代自由诗及其它形式优美的文体。诗社取名来源于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名作《南溪弄水回望山园梅花》。南溪诗社主张爱好诗词的朋友们团结一致,不论流派南北,水平高低,共同努力,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而携手共进。欢迎有意加入南溪诗社的朋友加社长或执行社长或主编微信进群交流。
安卓下载

扫一扫漫写短文网APP点击进行APP下载

IOS下载

扫一扫漫写短文网APP点击进行APP下载

手机访问 MAP TAG RSS
欢迎访问漫写短文网 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赋南溪

时间:2013-10-16 17:50:24    阅读: 次    来源:漫写短文网
作者:与你同行

玉带缠腰龙戏水

马头山横岭自飞

九天玉女下瑶台

吕仙长留不思归

版权作品,未经《漫写短文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漫写短文网微信号:duanwenxuewang,鼠标移到这里,一键关注。
我要投稿
散文投稿 - 诗歌投稿(漫写短文网期待您的每一篇作品)[ 投稿指南 ]
7 条评论网友点评 登录后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最新评论
猜你喜欢精彩阅读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82578687@qq.com

相关新闻

征文主题2023-04-24 19:11:53
征文主题2023-04-24 19:11:53
一首歌,一段故事2023-04-24 19:11:53
遇见2023-04-24 19:11:53
深夜故事2023-04-24 19:11:53
你曾是少年2023-04-24 19:11:53
后来的我们2023-04-24 19:11:53
告别2023-04-24 19:11:53

友情链接

上海后花园论坛_上海花千坊_爱上海同城论坛-夜上海论坛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