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同城

会员专享

发布时间:2023-04-24 19:11:53

爱上海同城数学诗是数学文化的一种表现。数学诗人以其“职业习惯”情不自禁地把数学情感融入诗中,就成为数学诗。数学诗是诗歌的边缘品种。数学诗,尤其是现代数学诗,目前处于“两不认可”的尴尬境地——诗学界和数学界均不看好它。笔者首先感谢华南师大吴康教授,他在担任《中学数学研究》主编时,《试论数学诗及现代数学诗》得以刊登。诗是一种语言凝练、结构跳跃、富有韵律、形象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也就是说,诗的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和音乐性。诗是一种叙事或抒情的语言艺术,诗人必须运用形象思维来进行创作。数学是一种抽象的分析综合活动,数学家必须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工作。两者好像无缘,但它们都以和谐、对称、简洁、严谨而著称。若把数学和诗歌联姻,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效果?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把数字一、二、千、万揉入诗中,生动贴切,妙趣横生。又如宋代邵雍写道:“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寥寥20个字,用十个数字描写了一路的景物,通俗自然,脍炙人口。诗歌里的数字是属于模糊范畴的一种符号形式,和数学语言要求的精确是完全不一样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里面的数字就并非能和数学里的数字所传递的信息相等同,它们分别属于截然不同的两种符号体系。以数字入诗歌,这是由汉语语言的特殊性所至,因为在汉语里,一般的数词都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并非和数学的数字那样具备精确性和单向性。如果数字一旦入诗,就成数学诗了,那么中国古代的《易经》就应该是一本最早的数学诗集了!可见,数字入诗并不是数学诗的特征。什么是数学诗呢?数学诗首先应该是诗,应具有诗歌的基本特征。其次,它有别于一般的诗歌,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数学诗人的灵感除来自于日常生活外一定还有来自数学生活的一部分;第三,数学诗更能发掘数学本身存有的美感,在发掘和体现的过程中应该是自然的贴切的从而是具有感染力的,绝不是数学符号的堆砌。显然,数学诗是诗歌体裁中的另类体裁。并不是所有诗人都能写数学诗的,也并不是所有的数学家都会写数学诗的。它对于从事这一创作的人员有相当的要求,他既有浪漫的激情,掌握了诗的表现手段,同时他也是数学的行家里手,具有一定的数学造诣,否则他不可能在数学感知的过程中领悟诗意。例1、世界级著名数学家、天津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原所长陈省身教授,于1980年在中科院的座谈会上即席赋诗:此诗把现代数学和物理中最新概念纳入优美的意境中,讴歌数学的奇迹,毫无斧凿痕迹。特别是“拈花一笑”一句,极为传神。当年佛陀拈花一笑,是告诉诸佛门弟子,一切名利是非,皆伤本体,而拈花一笑,一切荣辱皆无。拈花一笑,传递的是禅意。此诗用典于此,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境界。例2、数学家熊庆来是华罗庚的恩师,也是杨乐、张广厚的导师。当杨乐宣读完自已的第一篇论文时,熊教授即席赋诗赞美:熊教授的诗的灵感来自于对得意弟子成功的数学论文答辩。诗中洋溢着对时代的赞美,喜看学生如同春笋般地茁壮成长,东风寓时雨,时雨浴春笋,一种天地祥和的意境。紧接着是顺沿而发的感叹,科学莫道还落后,百花将见万枝红。激情荡漾,扑面而来。例3、数学家华罗庚文学功底十分深厚,常把数学入诗,阐述哲理。他曾这样写道:此诗把数学的具象——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作为载体,用节奏鲜明生动有趣的语言,把学习数学的方法进行了辩证的阐述,让人读来亲切可掬。例4、李国平院士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出版有诗集《李国平诗选》。序言则是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的一首颂诗:人们在谈到数学诗时,津津乐道的往往是那些古体的(带格律的)或具有古风的数学诗。进入二十一世纪了,由于现代诗更符合年轻人的“味口”,更便于理解与欣赏(比如徐志摩、席慕蓉和汪国真的诗),所以深受他们的喜爱。因此,现代数学诗是更值得关注的数学诗的类型。“现代诗”名称,开始由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现代诗的内涵是:①形式是自由的;②内涵是开放的;③意象经营重于修辞。现代数学诗应该同时具备现代诗和数学诗的基本特征。比起古体的数学诗来,现代数学诗更自由开放,意象经营更重于修辞。例5、1936年在《自然》杂志上刊登了一首诗,名为《精确的接吻》。这首诗应该算作中国早期的现代数学诗,内容讲的是平面上两两相切的圆互相间的数学关系。你看这四个圆,这首诗的意义在于用亲妮的语言形容两两相切的四个圆,为生动的几何图形平添了生活情趣。例6、曹开(1929—1997),台湾诗人。他刚刚二十岁,由政治原因入狱,度过青春的十年光阴。从那时开始,曹先生一直写白话诗(现代诗),计有上千首。1968年认识了台湾文学研究院的宋田水先生,由宋先生精心筛选出百多首诗,成为一本诗集《狱中幻思录·曹开新诗作品集》。全集分为三类,其中第二类是数学诗,诗中将数学元素注入,这些非但没有破坏诗的意境,意想不到的是,它们起到了用日常词汇难以表达的效果。可以肯定地说,数学是诗人创作的一个灵感源头。你坚持你的算法我维护我的向量把我归纳留存也不错在这加减乘除的公式中诗中的认证,并非数学意义上证明,而是形象的诗的语言。他原本无意投入在纷杂的函数中,而那纷杂的函数仍可能成为他锒铛入狱的原因。用函数形容世事,非常贴切,显得极为巧妙,同时还展现了对个人遭遇的豁达。“环”(RING)是高等代数的名词,它是一种代数结构,而“理想环”(IDEAL)是一种次结构。但作者把“理想环”前面冠以“自由”二字,成为“自由理想环”这一“不伦不类”的名词,却让人看了之后觉得很有创意!曹先生在这本诗集里还有一些很漂亮的数学诗,例如“彷徨的数字”、“数目的梦幻”、“独裁的数学公式”、“分析数学”、“三角形与圆形”、“从零看人生”等。这里不能一一介绍。需要指出的是,像曹先生这样正儿八经地批量地创作现代数学诗的诗人并不多。例7、2006年,大陆流行一道校园歌曲,这就是著名的《悲伤的双曲线》,歌词就是一首优美的数学诗:王渊超创作这一首诗时,正就读于上海外国语学院。他掌握的数学知识并不多,却能匠心独具,准确地把握双曲线的特殊的位置关系,巧妙地运用诗的表现手法,从而诞生了风靡一时的流行歌曲。例8、大罕对现代数学诗也独有情钟,他尝试用这一形式,表达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和从事数学活动中萌生的一些感悟、理念或情绪。你就成为我的向量。溶进了我的身体,在我的血管里,本诗把向量融入诗中,作为抒情的载体,自然而流畅。此诗曾被《全国文艺家作品邀请赛》选中,列入展区展出。附图是大罕在《第七届全国初等数学学术交流会》(深圳)上朗诵数学诗“我的向量”)。“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尚书·尧典》)。“诗言志”有着丰富的含义。主流的诠释是“情志并重”,即诗歌创作既可以抒情,也可以咏物,还可以阐发个人的态度或观点。数学诗,作为一种情怀,一种态度,一种方式,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例9、吴康在《第九届全国初等数学研究会学术会议》上(2014年,合肥师范学院)荣获“第三届中国初等数学研究杰出贡献奖”后,写诗藉以抒情。注:玉泉:北京玉泉路19号中科大校址。图山数海:数学系战的是图形和数。江淮客:在合肥聚会。本诗把40年的岁月从地点和时间的跨度作了恰当的概括,紧扣主题。全诗遣词用字十分讲究,酣墨浓情,平仄规范,朗朗上口。2003年8月,全国第五届初等数学研究学术交流会在赣州赣南师范学院召开。其间,与不等式小组同仁肖振纲、孙文彩、张志华、唐立华等作井冈山一日游。返程中,天边突起怪云,风雨交加,平添情趣,车内谈笑风生,十分开心。有诗一首为证。本诗主阙含意颇深,既写旅游,又写人生;既写情怀,又写志向,还有一定的哲理性。数学中的许多内容,往往成为数学诗人描写的对象,其写作手法,或比喻,或比拟,或借代,或夸张,从而化平淡为生动,蕴含更丰富,以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增强表达效果。例如,怎样表达数学之美?下面的两首诗从不同角度写以描绘,各有千秋。才是我之最爱,我为你痴迷,我为你陶醉!例14湖北孝感万尔遐也写过不少数学诗,他在《数学通报》曾发表一组诗,诙谐传神。圆心规下恒归一,直轨尺头总并双数学概念、原理是可以入数学诗的。但不是分行说话,要赋于激情,要有节奏(音乐感)、要有美感。数学诗不是数学文章,更不是数学书。数学诗讲的是数学的内蕴或哲理。把数学诗引入在书中或文章中,可以增加趣味性,有助于理解数学。这些诗句,有基础的人看来,其韵味自来。当然,通过数学诗来学习数学显然是不行的。例15、李尚志有一首数学诗,叙述数学建模主要思想方法。曾经被同行奉和。朋友间以诗歌(含数学诗)形式一唱一和,是增进友谊的一种方式,亲近贴切而不失雅兴。大会贺词、生日纪念,用诗(含数学诗)的形式表达,诗中意犹未尽的内容体现着诗的深度和厚度。这种方式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你们是别出心裁的人。你们是聪明绝顶的人。步入的是——不等的世界,获得的是——心理的平衡。你们都是大写着的人。数学工作者以其“职业习惯”情不自禁地把数学感悟、数学情感、数学观点融入诗中,就成为数学诗。要广义地理解数学诗,不能误为数学工作者写的诗就是数学诗,或者误为讲数学原理(概念、法则等)的诗才算数学诗。诗的分类,不以起什么作用为准,不以作者的身份为准。写诗终归是个人的一种需求,不悱不发。给人家看,人家受到感染,人家觉得写得好,就算是好诗。写数学诗的人,一般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和文学修养。写数学诗是在写一种文化。数学诗应归于文化现象,也就是数学文化。有这样一种现象:数学家写数学诗时,偏爱古体格律诗。其实,这与他们从事的职业和受到的教育有密切的关系。抽象的数学概念,其定义的文字必须是准确和精炼的,多一字不行,少一字也不行。例如函数极限的定义如下:?Ε>0,?Δ>0,当0

安卓下载

扫一扫漫写短文网APP点击进行APP下载

IOS下载

扫一扫漫写短文网APP点击进行APP下载

手机访问 MAP TAG RSS
欢迎访问漫写短文网 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数字0

时间:2016-05-31 20:50:17    阅读: 次    来源:漫写短文网
张楷

在妹妹的眼里,
0是块饼干。
在爸爸的眼里,
0是只大碗。
在妈妈的眼里,
0是台洗衣机。
在我的眼里,
0是个足球。

版权作品,未经《漫写短文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漫写短文网微信号:duanwenxuewang,鼠标移到这里,一键关注。
我要投稿
散文投稿 - 诗歌投稿(漫写短文网期待您的每一篇作品)[ 投稿指南 ]
1 条评论网友点评 登录后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最新评论
猜你喜欢精彩阅读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82578687@qq.com

相关新闻

征文主题2023-04-24 19:11:53
征文主题2023-04-24 19:11:53
一首歌,一段故事2023-04-24 19:11:53
遇见2023-04-24 19:11:53
深夜故事2023-04-24 19:11:53
你曾是少年2023-04-24 19:11:53
后来的我们2023-04-24 19:11:53
告别2023-04-24 19:11:53
我怀念的2023-04-24 19:11:53

友情链接

上海后花园论坛_上海花千坊_爱上海同城论坛-夜上海论坛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