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百多年前,有一个商人叫乔致庸,他做生意,讲究一个“信”字,就是诚信,不骗人。这可以说是乔家的传统,也是晋商的传统,更是整个商界应该传承的商业品格。古人常说,无信不商,意思就是没有诚信就做不成生意。对于乔家来说,更是如此。乔致庸从小耳濡目染,在他身上能够看到乔家一贯守信的风格。再加上他从小读着圣贤书长大,儒家当中所传达的仁义礼智信更是让他受益匪浅。在乔致庸眼里,宁可赔钱,也不能失信。他明白,信誉是商家的根基,是商号的命脉。
爱上海在以前,晋商会在其他地方开商号,类似于现在的连锁店,复盛西铺就是乔家在包头的一大商号,主要经营粮油,不管是质量还是分量都有所保证。要知道,在那个市场里,到处都是弄虚作假的商号,缺斤短两的事情屡见不鲜。乔家就靠着长期形成的良好信誉让复盛西在包头稳稳站住了脚,因为复盛西铺从来不缺斤少两,所以到这里购买粮油的人络绎不绝。
有一次,复盛油坊往山西运送一批胡麻油,经手的伙计为了从中谋利而在油中掺假。掌柜的发现后,将伙计痛斥一番。凡是乔家人都知道,信誉连着财路,信誉没了,财路也就断了。掌柜的让人倒掉整批掺假的胡麻油,重新换了货真价实的胡麻油。这个举动虽然让乔家损失不少,但是却为乔家赢得了守信的美名。看长远些,这个举动足以为乔家吸引更多的商户,也让乔家的生意越做越好。
大约三百年前,山西太谷人王相卿来到杀虎口谋生,先为人做工,后在清军的部队里服杂役,认识祁县人张杰、史大学后,三人便相约一起随营进行贸易。挑货担、拉骆驼,吃了一番苦头之后,终于开设了第一家商号——“吉盛堂”。
不久,朝廷把叛乱的葛尔丹消灭了,杀虎口也成为军事重镇,吉盛堂生意日渐兴隆,王卿便将总号迁至归化,改名“大盛魁”。经过数十年经营,大盛魁的生意已经走出了中国,到达了现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深入莫斯科、彼得堡等欧洲腹地,从乾隆朝后期一直至民国年间,大盛魁称雄草原200余年。巅峰时,大盛魁的伙计超过6000人,商队骆驼达20000头以上,年贸易额突破千万两白银。翻遍山西商人早期创业历程,几乎都大同小异。一样的穷苦出生,一样走西口淘金,一样吃苦耐劳,一样九死一生。杀虎口有句民谣:“杀虎口,杀虎口,没有钱财难过口,不是丢钱财,就是刀砍头,过了杀虎口还心抖。”可即便是这样,还是有那么多晋商前赴后继,势如潮涌,创造了晋商新的辉煌。
爱上海晋商的先辈们呢,为了使自己所创的家业能够传续下去,总是严格地按照嫡庶之分,将其家业传于自己的嫡子嫡孙。嫡子,就是大儿子,嫡孙,就是大儿子的大儿子。并且从对内亲和外戚的区别上,先择其内亲辅佐经营,而后才是外戚。内亲就是父亲这边的亲戚,外戚就是母亲这边的亲戚。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个在血缘关系上以嫡系为核心、以内亲为基干的经商世家或商贾望族。
爱上海清末,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国内外商业竞争力量也在加强。如中国和俄国的恰克图贸易,长期以来一直为晋商垄断,商号最多时达120余家,各商号组合成商会,维护共同利益。各店如同一家,一致对外,与同行竞争,使外帮势力无法涉足其间。晋商正是凭借着群体的力量,避免了因势单力薄带来的困境,减小了在陌生环境下的经营风险,同时进行同行间的经济管理和协调,避免内部争斗,一致对外,从而创造了一个个的商业奇迹。
爱上海在晋商兴盛的500年中,晋商继承了民族自强的优良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最突出的是光绪二十四年 ,英帝国主义的福公司与山西政府签订了山西开矿制铁以及转运各色矿产资源章程20条,对山西的矿产资源进行掠夺。面对这种丧权辱国的情况,山西人民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争矿运动。以祁县三晋源票号财东渠本翘为首,联合祁县、太谷、平遥各票号从英国人手中争矿、赎矿。持续十多年的斗争,晋商取得了胜利。
乔致庸对票号里的伙计要求很高,他教育雇员不仅要有远大的目光,而且心里要时刻装着老百姓,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在乔致庸看来,人的抱负越大,他追求的目标就越大。即使店里的普通伙计,都应有崇高追求与社会责任心。而乔致庸正是基于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胸怀天下,经世济民,以天下苍生为己任,以此作为自己毕生的壮志和追求,才使乔家的资财富甲天下,事业鼎盛辉煌,乔致庸也成为清末最富有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