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同城

会员专享

发布时间:2023-04-24 19:11:53
——小红冷笑:“认不得的也多,岂止我一个?”所以野百合也有春天,万人迷也被冷淡?!怪道宝公印象深刻。“老实人”一语有味。有分教:不是不理人,只是不理你!且“老实人”一语,就考评大丫鬟材干而言,并非好的品目。宝玉言前,大奶奶考鸳鸯语曰:“从太太起,哪一个敢驳老太太的回,现在她敢驳回。”这正是凤姐那话:“鸳鸯素习是个可恶的。”(第四十六回)能干人性格要“可恶”,慈不掌兵,义不行贾,善不当家。老实人如二姑娘,有何用处?但宝玉素来厌恶仕途经济,于“理治”一路,正是毫无心得识见。“第二十四回醉金刚轻财尚义侠痴女儿遗帕惹相思”:昔有红拂,风尘之中,巨眼识得英豪;今有宝公,脂粉队里,凡目不识英雄。使淮阴侯不去项投刘,不过一执戟郎中耳。汉文帝叹李广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荞麦君批龙鳞曰:“非不遇时,是不遇人。”不然,天下之大,何患无将,又何必搏髀而叹,徒思颇牧于前代?呜呼!小红此话,“认不得的也多,岂止我一个?”触动衷肠,吾当为古今不识见弃于明主之“不才”(孟襄阳诗: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同声而一哭也!梁启超《李鸿章传》:“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刘劭《人物志》:“一流之人,能识一流之善。”陈寿《三国志魏书杜袭传》载杜袭言:“惟贤知贤,惟圣知圣,凡人安能知非凡人邪?”班固《汉书元后传》载汉成帝言:“唯贤知贤。”是故非凤姐其人,实不克识小红其能。宝公既不识小红于前,无怪乎其不识彩霞于后。毕竟是探春,“以贤知贤”,乃识彩霞之内美修能。昔信陵君不知虞卿,侯嬴哂曰:“人固未易知,知人亦未易也。”梁任公论李鸿章曰:“孟子曰:‘知人论世。’世固不易论,人亦岂易知耶?”小红彩霞,两事合观,可发一浩叹。《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太史公叹曰:“范雎、蔡泽……及二人羁旅入秦,继踵取卿相,垂功于天下者,固强弱之势异也。然士亦有偶合,贤者多如此二子,不得尽意,岂可胜道哉!”《红楼梦》第二十一回脂批有句,正可为太史公异代之笙磬同音:“可谓何地无材?盖造际有别耳。”钱锺书《容安馆札记》第七九八则专论《红楼梦》,内有论小红宝玉语曰:看看——宝玉已见小红其人,仍不克知其能!益见宝玉之愦愦!曹公写宝玉于红玉“日进前而不御”,第二十五回此段文字极好,堪称诗化意境:按《红楼梦》一书,每妙于诗化意境,而不着痕迹。“黛玉葬花”为全书最经典之场景,却非曹公向壁虚构,细溯渊源,其来有自:宋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唐伯虎佚事》:“唐子畏居桃花庵,轩前庭半亩,多种牡丹花,开时邀文徵仲、祝枝山赋诗浮白其下,弥朝浃夕。有时大叫痛哭。至花落,遣小伻一一细拾,盛以锦囊,葬于药栏东畔,作《落花诗》送之。”雪芹祖父曹寅《楝亭诗钞》载两首葬花诗,一为《题柳村墨杏花图》:“勾吴春色自藞苴,多少清霜点鬓华。省识女郎全疋袖,百年孤冢葬桃花。”一为《题王髯月下杏花图》:“墙头马上纷无数,望去新红第几家。前日故巢来燕子,同时春雨葬梅花。凭谁笔墨描全袖,自启丹炉点宿砂。三十六宫人盼断,金盆空影月西斜。”又如上引凤姐给刘姥姥满头插上菊花一幕,岂非正杜牧之“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之下句耶?惜乎此节脂砚斋竟未批出。荞麦君今亦为脂砚斋补白矣。如果说《红楼梦》一书,精神渊源所自,最深者厥为二人:庄子、阮籍(详参余英时《曹雪芹的反传统思想》);则其文学渊源,则必以《西厢记》为一大宗。书中宝黛二人,多处口道《西厢记》妙词。是为明证。另有一条:《西厢记》为戏曲中少有之行笔幽默诙谐者,而《红楼梦》迥不同于其他古典小说名著之一大特色便在全书幽默,几于无回不有。曹公此点是否受王实甫影响?值得研究。再有:如“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坠儿与红玉对话一节,坠儿欲作成红玉与贾芸,红玉羞于脸面伪作正言,坠儿洞悉其情——此一节与《西厢记》中红娘、莺莺、张生者何其相似乃尔!笔者鄙意,取《西厢记》与《红楼梦》细作比较研析,深造必有得。回到“隔花人远天涯近”,鄙见脂砚斋此处批语可谓抉发曹公文心,曹公写宝玉一花障目,不见小红,意中必有《西厢记》此一句在。可笑世人多不屑脂批,以为不堪曹公知音。如斯之论,可谓愚不可及矣。“隔花人远”,不辞穿凿之讥,吾意倒可解为:小红被晴雯秋纹绮霰碧痕一干伶牙利爪之人(花)所隔,故下情不得上达也。第二十七回末脂批:小红“这话我也难说”一语,正可见于第二十四回秋纹啐小红:第六十回芳官怼赵姨娘有句:“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几!”——然则奴几又何苦为难奴几?第二十六回,佳蕙为小红抱不平:余读《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于贤士屈沉,受辱几死一节,未尝不椎心泣血,感怆不能自已。至其卿相得取,垂功天下,辱须贾、死魏齐,大仇得报,昔之受屈受辱于嫉贤妒能之贼子,久抑五中怨恨之气,一朝扫地而荡尽,想其快意恩仇,虽南面王,有不足以喻者。呜呼!第二十七回李纨对凤姐道,“她(小红)就是林之孝之女。”脂批:第七十七回写,“王善保家的就趁势告倒了晴雯。”则是晴雯之出外,并非“招祸”于林之孝家的。叹矣!曹公此处遮莫疏忽一笔?使曹公效学太史公笔法心意,一饭必偿德,睚眦必报怨,于恩仇之际,究心竟意,当不放过为小红快意恩仇之一刻也。“宝钗深知小红性格,凤姐一见小红即能赏识”,诚所谓“惟贤知贤”?但其实细揆文理,这里欠通。小红不过是怡红院二三等丫头,不得与于内院“递茶递水”之役;宝钗略知袭人、晴雯、麝月一干丫鬟性格心志,尚合情理;谓其并识小红之名字心性,焉有是理?当家奶奶凤姐尚不识红玉,“你是谁房里的?”恐无“客卿”宝钗,反客为主之理。曹公虽千古稗圣,笔墨顾此失彼,人情之常,曲谅可也。必曲为之解,或可曰:凤姐为整个荣国府内务总管,人事丛脞;宝钗处大观园内,且是怡红院常客,故而于宝玉丫鬟比凤姐更为知悉。第二十七回:不当家之大奶奶认得红玉,而当家之二奶奶竟不认得,此一“怪象”,也只有从上所论凤姐须得操心整个荣府内务、而李纨处大观园内“旁观者清、近观者明”这一角度,方可通解。如是一来,曹公毕竟不错,倒仍是笔者读书不细,所思不周,一言不智,唐突才人?^_^则是钱先生于曹公难于自圆其说之处,不讳言而直指,亦复体谅其“难于斡旋之苦衷”,如是而可谓深刻中肯而不失人情之文学批评。由是则钱先生于“文章巨子如……曹雪芹”之“佞臣”辈,自是不屑踵武。不佞鄙陋,于文章巨子曹公、学术巨子钱公,俱如萤火之望皓月,安敢与之争辉;而乃窃慕学问之真义,敢续钱公“诤曹”之意如次:设若小红真为林之孝之女,岂有沉沦下僚、受抑晴雯秋纹辈之理!林之孝家的,跟周瑞家的、吴新登家的、王善保家的等,都是有头脸的管家大娘。“第七回送宫花周瑞叹英莲谈肆业秦钟结宝玉”:又第六十回写厨役柳家的为其女柳五儿进怡红院事走“宝玉新贵”芳官的门路,上下奔忙。皆可见贾府奴才行事,女儿必求娘,娘必帮衬女儿。此亦自然通理,人情之常。然则何以林之孝家的既为林红玉之母,便忍看其女沉沦下僚,不得出头,受抑于晴雯、秋纹一干伶牙利爪之辈?又何以以小红之心志抱负,材干智量,独不念乎央告其母,走走二奶奶门路?计不出此,而唯是在怡红院外三院长吁短叹,对月伤怀,徒见忽于进前不御之主、徒见抑于伶牙利爪之奴?必要强解,只得一解:小红与其母名则母女,实无恩义!今之网络语所谓:这是亲妈?!第二十四回凤姐与贾芸冷笑所语,正可原封移与红玉:戏谑一句:贾芸、红玉,机杼同一:皆是放着真佛不拜,反去拣远路儿走——难怪“遗帕惹相思”,原来正是气类!佳蕙不忿“晴雯、绮霰她们这几个”之语,“仗着老子娘的脸面,众人倒捧着她去”——晴雯的老子娘是个什么脸面?第七十七回:可见,晴雯的老子娘且别说什么脸面,连姓甚名谁家在何方都不知。佳蕙这话恰要反过来看:连“老子娘的脸面”远不如小红的丫头,都晓得“仗势欺人”;“老子娘的脸面”这么大(林之孝家的说话,宝玉都要笑脸听。见下文所引第六十三回文)的小红,这么伶俐的小红,反倒不晓得“仗势不被人欺”?有是理乎?曹雪芹可能也注意到了这点欠通,故而第二十七回欲自圆其说:按此处大奶奶解释毫无力量。饶是红玉进怡红院在先,二奶奶说“挑两个丫头我使”这话在后,便不能从怡红院挑丫头调人过来了?凤姐要人,正如市委市府两办要人,爷们儿姑娘们各院儿的丫头,都是政府各局的人,秘书处调令一下,岂有不放人“爬高枝儿”去的理?今再细按第二十四回如下文字,似又可为曹公圆其说:由上可知,小红父母为女之意,初不过找一“清幽雅静”之所,事少不难,令其女安逸度日罢了。正如今之达官显宦,为女择业,并不选大公司高级助理之类,而每中意钱不多而轻松稳定之事业单位。女孩儿家,不责其事业心,不过安闲“混过日子”罢了。林之孝两口,为其女之打算,不过如此?但显然,父母并不知其女,原有鸿鹄之志。或者揣测,父母知其女之志,并不认同而已?这便可得解释凤姐之惑了:“她(林之孝家的)饶不挑,倒把她这女孩子送了别处去。难道跟我必定不好?”——“难道跟我必定不好”,这意思就是:风头刀尖搏事业,不是玩的,弄不好粉身碎骨。红玉刚一冒头,不就各路毛丫头蹿出来这个骂那个啐的了吗?安安稳稳泯然众人,未见得不好。这一解释在书中找不到任何根据,只能出之于推测。设若必得为曹公圆其说,鄙意只好从小红与父母观念之不同切入,庶几通解而少窒碍。知乎网友DORIS:《红楼梦》本是人情小说,以世态人情解释已然圆满了,其实也没必要苦究所谓根据,跟福尔摩斯似的。我试找两个例子,不知可能令荞麦释怀一二。比如周瑞家的,比如赖大家的,周女嫁与冷子兴,自然是脱离奴籍了,赖家的儿子更不用说了,就是我们刚说的鸳鸯,荞兄不也推测她有自立门户之意,其实鸳鸯父母皆是奴辈中无名之人,鸳鸯只凭自己打拼出来,为自己谋自由之身都还要全力苦心经营,何况父母为儿女的一片可怜心呢?再怎么出色得力得意的奴才,也还只是奴才。林之孝两口子在奴才中也算混到顶层了,这种道理明白得很。跟着凤姐,混得最好,也不过是今日自己这个样子而已。再好到顶天,也就是通房姨娘的前程,看看赵姨娘也就够了。这还没说凤姐这个脸酸心硬的烈货醋缸,那些死的死散的散的房里人,打成烂羊头的丫鬟,更别说脏臭不忌惟知淫乐的琏二爷了。笔者回曰:此论叹服,实在透彻!如此说来,凤姐“难道跟我必定不好”一语,倒是误中妙谛,揭出三昧?小红不知父母苦衷,倒真是少不更事了。DORIS:少年心事当拿云,小红也有小红的立场道理吧。笔者:这么一想,《红楼梦》真是曲尽人情物态。仅此“枘凿不通”处,一为细按,便内涵如此。由是观之,读小说可不用福尔摩斯法,然读小说如红楼者,不可不用福尔摩斯法——盖不用福尔摩斯法,焉得深探曹公妙谛而有如斯也?《红楼梦》第一回开篇即曰:“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此正曹雪芹生怕读者牛嚼牡丹,匆匆看过全书,辜负其十年心血,而特为下此一语,可谓开宗明义,其用心用意,亦苦且深矣。呜呼!吾辈读红楼而不“细按”,可乎?第四十一回妙玉笑道:“你虽吃得了,也没这些茶你糟踏。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驴了’。你吃这一海便成什么?”余谓看书,尤其看红楼,当正相反:“一览即尽,饮牛饮驴尔;翻阅二过,尚不过解渴;必得三番五遍,一一细按,通前后处处而合观,方得为品,方为不负作者。”读者诸君,不知可纳芹意否?曹公尚有一前后枘凿处,为林之孝家的的性情声口。第二十七回:前已论“宝钗深知小红性格”之于情理难通。默揣曹雪芹创作心理,当是为凸出小红素来心志,故不惜以宝钗之心语,为其再画一笔,以收浓墨重彩之效,遂“捉襟见肘,顾此则失彼”。此处亦或出于同一机杼,为凸出(反衬)小红之伶俐,不惜让其父母天聋地哑,负负得正。然而,“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读者诸君请看——这一大篇儿话,可是“天聋地哑”说得出的!笔者效学钱锺书先生,敢作文章巨子曹公之“诤臣”,此正如王安石所谓:“善学者读其书,惟理之求。有合吾心者,则樵牧之言犹不废;言而无理,周、孔所不敢从。”(宋僧惠洪《冷斋夜话》卷六“曾子固讽舒王嗜佛”条)亦如王国维《国学丛刊序》所谓:“凡吾智之不能通而吾心之所不能安者,虽圣贤言之有所不信焉。”达人谅之。
安卓下载

扫一扫漫写短文网APP点击进行APP下载

IOS下载

扫一扫漫写短文网APP点击进行APP下载

手机访问 MAP TAG RSS
欢迎访问漫写短文网 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系春情外柳丝长,隔花人远天涯近

时间:2019-07-30 16:50:19    阅读: 次    来源:
作者:

 系春情外柳丝长,隔花人远天涯近。

漫写短文网微信号:duanwenxuewang,鼠标移到这里,一键关注。
我要投稿
散文投稿 - 诗歌投稿(漫写短文网期待您的每一篇作品)[ 投稿指南 ]
0 条评论网友点评 登录后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最新评论
猜你喜欢精彩阅读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82578687@qq.com

相关新闻

征文主题2023-04-24 19:11:53
征文主题2023-04-24 19:11:53
一首歌,一段故事2023-04-24 19:11:53
遇见2023-04-24 19:11:53
深夜故事2023-04-24 19:11:53
你曾是少年2023-04-24 19:11:53
后来的我们2023-04-24 19:11:53
告别2023-04-24 19:11:53

友情链接

上海后花园论坛_上海花千坊_爱上海同城论坛-夜上海论坛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