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有人的地方才有人气,什么地方有财气。乡里乡气,土里土气,忽然似乎一下子觉得气是什么了。
爱上海别断了我的财气。几十年里,生老病死似乎是一场大戏上演着,无论角色是如何的精彩,总会有落幕的一天。于是乎下面的人总要盖棺论定的品头论足一番,几年以后也就遗忘了,或者说不愿意提起来了。逝去的过往总是引起伤心的回忆——快乐的不再回来,悲伤的难以释然。于是看到一种乡气在流动着,在红事或者白事的桌宴席上有些人退出了,有些人额登场了。
乡里乡亲的,不早说什么互帮互助了,只要不是撕破脸皮总是可以融洽的维持下去的。但是总会被某种郁结的表象所干扰,这似乎是漂浮在表面的一种气,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实实在在的存在。郁结的心气让太多的生命不自然的结束了,正如同这看不见摸不着的表象一样给人一种不安全感,一种想要快乐却快乐不起来的感受。心里承受能力差的,喜欢钻牛角尖的就那么轻于鸿毛的一赌气想不开了,在那长长的记忆名单里留下了一个无足轻重却又难以割舍的名字。谁的记忆里都有一串逝去的名单,偶尔也会翻出来看看正如同那串新生名字的名单,只是二者的情感却是实实在在摆放在那里的。对谁有多么深刻的印象,对谁有多么复杂的感情,都是乡里乡亲的,在记忆里似乎没有必要非要分出个远近亲疏的阶级或者类别来吧。
也许是所谓的风水不够好吧,或者说物质还不够丰富,没有长寿乡的美誉,尊老爱幼模范的荣誉难道也要靠宣传栏上的那十几户来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吗。一百岁的老人至今还没有出来一个,似乎成为了一个共识,水没有问题吧,吃喝上谁敢说比十几年前落后了,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那。
连续封闭了十几天了,似乎提前退休了,过起了退休新鲜感过去十几年以后的生活。想找一个可以使自己快乐的事物怎么那么难,似乎全部都使用完全了,再也没有了快乐的源泉。以前睡觉是一种奢望,变成一种乐趣,一种平常的东西,到现在变成了一种煎熬。这煎熬让精神状态似乎要崩溃了,精神世界一片混沌,分不清白天与黑夜,甚至于躺在地板上没有一点感觉像是濒临死亡的状态。 老年人更加惧怕这种状态,想跟谁交流奈何智力听力眼力行动能力都不行了,难道就这么煎熬的度过余生,想想就觉得沮丧,去外面吹吹风晒晒太阳或许会好一点儿。
惠风和畅,我想这种气息应该是一种缘分,一种共同努力的结果。难道除了所谓的西方经济学的竞争意识与精英哲学,我们东方儒学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良好文化风气与文化自信就要被比下去吗。
心中托起一片大爱,乡里乡亲,我们的乡情浓厚了,人情味足了,你看那些外乡的也喜欢来我们这里落户了,大家其乐融融,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