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同城

家乡特产苹果的作文

发布时间:2023-04-24 19:11:53

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乡特产苹果作文【精选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我的老家在樟村,樟村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那里不但风景优美,还出产名贵的药材——贝母。它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每当秋天,人们把地下的贝母种子掘起来,重新一行一行整齐地种下去。到明年的春天,再把一部分的贝母掘起来而把-另一部分依旧留在地里,作为种子。听爷爷说:“一个贝母种下去只能生两个,原来的贝母却烂掉了。所以说贝母的发展特别慢,这也更显得它的珍贵。上几年每斤贝母能卖一百多元钱,使许多老家的农民发了财。春天,远远望去地里到处都是一片绿油油的贝母干,开着把白白的花,绿白相间,显得格外优雅美丽!我的家乡,有成千上万的宝物散播在大街小巷,而我独爱各式各样,口味不同的糖。龙须糖、粽子糖,两者都因其形得其名。龙须糖外层有千丝万缕的白糖,很像龙须;粽子糖看上去就是迷你粽子,晶莹剔透,玲珑可爱。这两种糖都很甜,每当我心情苦闷时,含一两颗,心情顿时好了许多。但这两种糖可不能多吃哦,会长蛀牙的。我再来介绍两种好玩的糖。麦芽糖。苏州的麦芽糖可好玩了,它不是小贩卖的一块块的硬邦邦的糖,而是由两根竹签缠绕住的软糖。其实,它应该就是硬邦邦的糖熬化后的样子,相当于物理上说的熔化,变成糖糊后还要继续以一定温度加热。要不然,它们又会变硬的。如果你要买,卖糖的店主就会用两根竹签伸到糖糊中,绕出一团给你。不仅便宜,还超好玩,绕来绕去它就是不掉。小时候见别人吃时,我还以为这是胶水。红糖画。在山塘街,有位阿姨传承着这个绝活———在板上用糖画画。她的摊位有一块小转盘,盘上是各类动物。你可以去转一下,指针停在哪一处就做哪个动物,也可以做自己的生肖,或者干脆把想做的动物告诉她,她就会在板上放根竹签,用红糖熔化后的糖汁勾勒出美妙的图案。这两种糖最大特点是好玩,当你无聊时,不妨买一份,说不定还能给你点儿小灵感。我的家乡是北京市朝阳区,我的家乡有许多的土特产,远近闻名的大香梨,还有香喷喷的臭豆腐。在这些特产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大香梨了,也许是我离它的盛产地比较远的缘故吧!大香梨外形就像是一个宝葫芦,不用靠近就可以闻到那香梨特有的清香!它的味道又香又甜,和一般的梨相比,它可称的上梨王了!因为一般的梨吃了过后都有些许麻舌头,没啥回味,而大香梨却不同,吃过后,全没麻舌头的感觉,反而嘴里还留有一股梨的清香,让人回味无穷!让你有一种还想吃的感觉!所以,我们家每年都会买上许多的大香梨,好好饱饱口福。正是因为大香梨的这些特点,它远销祖国各地,甚至还出口国外呢,你有机会到了我们北京,可一定别忘了品尝下我们这的特产,尝尝大香梨!橘子酸甜可口,相信你一定爱吃吧!我的家乡可是它的出产地哟!春天时,你到我的家乡来,一大片一大片的橘子树就会展现在你的眼前,大大小小的橘树仿佛给大地穿上了一件绿色的新衣服一样,漂亮极了。我们这帮爱吃的孩子,整天看着橘子树,盼望着它们早点结果子给我们吃。夏天,橘子树上的橘子有蹦蹦球那么大了,像绿色的宝石点缀在橘子树中。白天时,我们小孩经常在橘树上爬上去再爬下来,在橘树从中捉迷藏。橘树林仿佛我们的天堂,有无尽的乐趣。夜晚时,村民们就会到橘子林来歇凉,赏月。每当这时,橘子娃娃就调皮地,迫不及待地蹦下树来,仿佛要听听我们在说什么似的。秋天,经过农民伯伯辛勤的努力和汗水的浇灌,橘子娃娃已经换上了一件金灿灿的、红彤彤的衣服,就像一盏盏小灯笼挂在住上。农民伯伯们乐得合不拢嘴,一个个说:“今年大丰收啊!”我们这些孩子自然忍不住了,三蹦两跳就爬了上去。摘下一个橘子闻闻,哟,真香!剥了皮咬一口,果肉中的汁儿一直就甜入了我的心中。农民们也把橘子统统摘下来挑着去卖:“来呀,来呀,卖香喷喷的橘子哟!好吃极了!”看到的人纷纷走过来问:“多少钱呀?”“一块一斤。”农民伯伯笑着说。“再低点嘛!”“好吧,那六毛钱一斤。“成交,我买五斤。”“好,好!”……冬天时,家家户户的窗前都放着一些橘子皮,千万不要大惊小怪,因为橘子皮也是很有用处的!它可以和萝卜一起熬汤,很香很暖和!橘子皮泡茶喝有利于通气,加工后还能治病呢。橘子皮还可以做成一盏盏漂亮的小桔灯呢。我的家乡在非常有名的凉都六盘水,这里的物产丰富,有水汪汪的红心猕猴桃,有各种各样让人胃口大开的小火锅,有晶莹剔透的春卷……可是,这些美味都不是我的最爱,我最爱的是六盘水最有特色的、香气喷喷的羊肉粉。每当我放学路过羊肉粉馆的时候,那香飘四溢的羊肉粉,总是让我垂涎欲滴。这时,我会情不自禁地走进羊肉粉馆,买上一大碗羊肉粉,心满意足地坐在那里品尝。你看,服务员端来了一碗麻辣鲜香的羊肉粉:上面放了一撮绿油油的香菜,中间是一片片薄薄的羊肉,下面是白白的粉丝,旁边还有一圈火红火红的油辣椒。看到这些,顿时让我食欲大开,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吃得津津有味,边吃边想,舌尖上的六盘水就是因为羊肉粉的存在而让我的生活增添了很多光彩。我的家乡,就是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城市--湛江。她既是美丽的海港城市,又是远近文明的水果之乡。每当盛夏,市面上总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一种酷似榴莲的水果,那就是我们湛江的特产--木菠萝。木菠萝又叫做大树菠萝,菠萝蜜。它原产于印度等地,一千多年前便传进中国。木菠萝喜欢生长在热带、亚热带高湿多湿的环境,而湛江的气候正好迎和了木菠萝的生长习性,使木菠萝在湛江大量生长,成为了湛江的特产。木菠萝属热带桑科的常绿乔木。木菠萝树高米,是一种质量很好的树木,可以用来做椅子、桌子等家具。每逢盛夏,它总会长得枝繁叶茂,老人们总会坐在树阴底下,一起谈天说地。每当这时,在又粗又壮的树干上,总会生长着几个或几十个洋溢着一阵阵仿佛蜜糖般香味的果实,那便是木菠萝。阳春三月,伴随着温暖的春风,木菠萝花开了,到了6~8月,花谢掉以后,便长出了果实。果实十分巨大,一般斤最重可达40斤,它的表面粗糙,长着尖尖的角,挺刺手的,可是剖开以后,里面则蕴藏着一个个金黄色的包,随之扑鼻而来的便是那浓郁的香味,简直让人垂涎欲滴。木菠萝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A。木菠萝包的吃法多种多样,可以鲜食、制果汁、制果酱或晒干吃。鲜吃最美味,因为鲜吃能够保留木菠萝的原汁原味,吃起来能感到包的清甜可口,香甜爽滑。木菠萝全身都是宝,就连种子都可以吃。木菠萝的种子是浅可褐色的,只有鸟蛋一般大小,当它富含淀粉,而且味道犹如粟子般清甜,所以受到了人们的青睬。它可煮、可烘、可炒、可炸。这就是我们家乡的特产--木菠萝,我喜欢它,但我更喜欢我的家乡--湛江。唐山蜂蜜麻糖经过配料、和面、擀片、清面放片、剁块、炸制、烧浆等工艺,所制麻糖色泽新鲜,呈淡黄色,片薄如纸,形似花朵,清脆香甜。唐山陶瓷装饰的主要技法是雕金、喷彩、釉中彩等,形成了唐山陶瓷的独特风格。棋子烧饼因状如小鼓、个似棋子而得名,使用大油和香油合酥,包肉、糖、什锦、腊肠、火腿等多种馅心。色泽金黄,里外烤制酥透,肉馅鲜香,酥脆适口不腻,便于保存。万里香烧鸡创始于1944,是唐山驰名的传统食品。其特点是“型似琵琶、色泽粽红、香烂适口、香醇甜嫩、味道纯正”。汽车沿着羊肠小道飞快的奔跑,沿途巍巍耸立的高山、亭亭玉立的杨柳、遍地的野花,我却来不及欣赏。我只想快些见到我久别的家乡—白音昌乡张家沟村。我激动的心,随着飞驰的车轮激烈的跳跃着。啊!到了!到了!听,那刮打石块的声音和潺潺的流水声;看,从山上弯弯曲曲流下来的矿泉水,正慢悠悠的往下流着。我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情,迫不急待的从车上跳下来。啊!我终于来到了我日夜思念的故乡一世界闻名的麦饭石产地之一。我兴奋地跑到清清的小溪边,那水淸澈透明,喝一口,甜甜的滋味,直沁心田。我突然发现河里有大大小小的石头,每块石头看起来像由许多颗饭粒组成,并且颜色相异-有深黄、暗灰色……石头上面镶嵌着大大小小金点点,在阳光照射下,闪出道道光芒,我惊呆了,这不就是闻名于世的麦饭石吗?我紧紧的抓住它,仔细的端详着,象是要从它身上寻出一点什么……据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麦饭石是一种主治皮肤病和其它病症的良药。但在当时的社会,人们并没有真正认识到麦饭石的神奇功能,所以一直没有开发和利用它。直到解放以后,人们才开始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张家沟及附近一些村庄的人们的寿命那么长,老人们平均寿命都在百岁以上,而且这里的人及牲畜一般不染病。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进来专家、学者考察、研究。终于,他们发现是一种神奇的石头—麦饭石在显威力。这个消息传出以后,立刻吸引许多参观者,这本来寂静的小山村,从此有应接不暇的客人。家乡的人们真不敢相信,这极其平凡的石头竟有那么大的威力。可事实终归是事实,经专家们鉴定,麦饭石含有十多种人体必需的稀有微量元素,能促进皮肤血液循环、新陈代谢,促进细胞能量转换。故乡的麦饭石的储藏量非常大。为了有益于广大用户,我们村陆续建立起了麦饭石生产厂,这样,麦饭石的产品便在人们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在人们已经研制成功了许多新产品,有酒类、医药、食品饮料、调味、化妆品五个系列,三十多个品种。在医药上总有效率迖80%以上,为造福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华麦饭石”,以神一般力量,迅速打入国际市场。并且销往澳、美、日等好几个国家,得到各国用户的好评,有的称中华麦饭石是一种天然“药石”,有的称“神石”,有的称“长寿药石”,还有的称“健康药石”。在日本,中华麦饭石还被誉为“细胞洗涤剂”。麦饭石为人类的健康长寿做出了巨大贡献。我深情的望着麦饭石,心里涌起一种说不出的赞美之情。夕阳的余辉,洒在麦饭石上,闪出夺目的光彩,使我的家乡,这个本来就很美的小村庄,更生光辉。

安卓下载

扫一扫漫写短文网APP点击进行APP下载

IOS下载

扫一扫漫写短文网APP点击进行APP下载

手机访问 MAP TAG RSS
欢迎访问漫写短文网 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

相关新闻

征文主题2023-04-24 19:11:53
征文主题2023-04-24 19:11:53
一首歌,一段故事2023-04-24 19:11:53
遇见2023-04-24 19:11:53
深夜故事2023-04-24 19:11:53
你曾是少年2023-04-24 19:11:53
后来的我们2023-04-24 19:11:53
告别2023-04-24 19:11:53
我怀念的2023-04-24 19:11:53

友情链接

上海后花园论坛_上海花千坊_爱上海同城论坛-夜上海论坛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