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同城

安卓下载

扫一扫漫写短文网APP点击进行APP下载

IOS下载

扫一扫漫写短文网APP点击进行APP下载

手机访问 MAP TAG RSS
欢迎访问漫写短文网 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看红楼感悟人生

时间: 阅读:0
作者:
有人说,看完《红楼梦》,想死的心都有。而我却说,看一遍《红楼梦》,人的心敞亮一次。高考完后,我就休息了,本想着出去转转,可一直腿疼,看了中医,效果不错,但总不见痊愈。于是也有了在家闲呆的充分理由和借口。于是我终于静下心来,慢慢一天两三集、三四集地看着李少红拍的新《红楼梦》,同时配合这个速度,就像赶新课一样,每天又把《红楼梦》中相应的章节看了。就这么着,《红楼梦》小说和新拍的五十集电视剧,我今天就看完了。《红楼梦》告诉我们人生有命,善恶有报,得失恒定。王熙凤人生25年,精明灵犀,害死贾瑞,害死尤二姐,在协理宁国府的那段时间,是何等的威风,可最后呢?赵姨娘总是小心眼,没脑子,暗中使坏,可最后呢,在贾母丧事未毕,暴病而死;金桂飞扬跋扈,目中无人,最终自作自受,自己喝了自己害人的毒汤;甄士隐的人生境遇,英莲成为香菱等等。想当年贾府鼎盛,这个生日、那个诗会,老太太、太太、奶奶、少爷小姐以及大大小小不同级别的丫鬟婆子小厮们,谁承望会有后来的惨淡结局?可怜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今天多少人把终是把《好了歌》当儿歌哼哼罢了,在人面前像方仲永一样,只是炫耀罢了。你多我少,争来抢去,炫耀自卑,辉煌落魄,有什么意思?到头来不过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而已!宇宙浩瀚,无边无际,无时无形,所有形状时间恩怨,都是有形的虚幻。生命是什么?生命是宇宙泛起的一捧泡沫,美丽而虚幻。你能说宝玉是人吗?晴雯是人吗?秦可卿是人吗?林妹妹呢?所谓的人间,对他们、对所有人来说本就是一个梦,是一个幻境。你能说不是吗?谁给你说,肉体死亡,意识就灭亡?谁能证明?水中的鱼儿,恐怕一直相信宇宙是由液体构成的;他们的唯物论哲学家会告诉鱼儿们,游动漂浮,是生命的存在形式。想想多么可笑。人的前世今生,已经被证实,哲学一直在讨论我是谁,我要往哪里去。我要说,我就是轮回中的一个永恒存在,我的意义是真真假假来来去去,生死轮回,永不磨灭。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要贪恋生命,惧怕死亡呢?平平淡淡地走过自己的一生,这就是悟透人生。得的越多,丢得越多。富不过三代呀!生命因丰富多彩美化世界。小时候玩的万花筒,其实单个碎纸片没有任何好看的地方,可它们一转动,就变幻出奇异的魅力。一个学校里,不见得每一个穿校服的男生都帅气精神,穿校服的女生都漂亮大气,但来到学校,一起学习,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人生中,每个人往往在为他人作嫁衣,你的存在装饰了别人的梦,而你自己不见得美丽。林黛玉是悲剧的,鸳鸯是悲剧的,晴雯是悲剧的,金桂是悲剧的,王熙凤是悲剧的;贾环是丑陋的,王熙凤是丑陋的,赵姨娘是丑陋的,薛蟠是丑陋的,金桂是丑陋的,巧姐的舅舅王仁是丑陋的;秦钟是遗憾的,薛宝钗是遗憾的,林黛玉是遗憾的,尤三姐、尤二姐是遗憾的,晴雯是遗憾的,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等人生,就连宁国府门口的两个大石狮子,无不充满着催人泪下的遗憾,可这些不同的遗憾,让《红楼梦》呈现给我们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渲染了恢弘空灵的精神面貌。《红楼梦》像一盏灯,照亮了人生,也照亮了社会;让龌龊世态呈现出艺术的大美。世界就这么残酷!在人生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是演员,每一个生命,都要扮演人生既定的角色,而不能任由自己的性子,让老太太脸上没有褶子,像十八九岁的姑娘;让北京捡煤渣的老太太腰缠万贯,让每个生命经过努力,都能当皇上,这怎么可能。所以,不管你的人生是悲是喜,是成功是失败,是辉煌是惨淡,你都在符合剧情的需要,扮演一个角色,为了舞台效果,你不能任性。所有的成功者的励志语,都是剧情的需要。踏踏实实演好自己的角色。为了舞台的整体效果,你得忍辱负重,这是造物主的旨意。不要嘲笑失败者,不要看不起弱势群体。大千世界的每个人不过是在人生的舞台上扮演了不同的角色罢了。我们用不同方式,奉献着我们人生的辉煌。只是有人视觉不同,看不到辉煌罢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春姊妹、奶奶太太们,她们一般情况是足不出户的。而足不出户,大家整天一处,打打闹闹、哭哭笑笑,却感到无尽的幸福。可他们为什么呆不腻呢?宝玉喜欢这样的环境,舍不得林妹妹、宝姐姐,蒋玉涵、秦钟,晴雯、花袭人、玉钏儿、司琪、芳官;花袭人回了一回家,家里说如今日子好了,想把她赎回来,她立马生气:“我在那里吃穿和主子一样,也不朝打暮骂”,“这会子又赎我做什么?权当我死了,再不必起赎我的念头”;贾府裁人,那些唱戏的人一应打发出去,而多少女子哭哭啼啼要留在府中。为什么他们如此留恋贾府,呆不腻味?是的,这里是有哭哭啼啼,但这里有自己喜欢的环境,有喜欢的人和物。所以,一个群体,能给人带来幸福,就是一个好群体。不一定外面的世界都真的比家里面精彩,比群里面热闹。大气指什么?指衣着言谈懂礼貌吗?不完全是,还在于做事的大方,心胸的宽阔。这热闹这红火,让看小说、看电视剧的读者观众都艳羡不已:时常请戏班子唱戏,贾府的主子们就坐了好几桌,丫鬟婆子小厮们来回穿梭,添茶捧盂,迎来送往来,递送瓜子水果,好不热闹。你看看姑娘们赏花作诗,光主子就有贾宝玉、林黛玉、李纨,迎春,探春,宁国府的惜春,薛宝钗,宝钗的堂妹宝琴,贾母娘家之孙女史湘云,邢夫人的侄女邢岫烟,李纨的寡嫂带的两个女儿李纹、李绮,有时候薛蟠也凑热闹,薛蟠收买的香菱,有时候贾母、王夫人等也来凑性,坐在荷花池前,梅花树下,好不惬意。这贾府也好客,薛姨妈一家三口及香菱,后来还来了薛科、宝琴,住到了荣国府;邢夫人娘家侄女,李纨的侄女、宁国府的秦可卿弟弟秦钟等,贾母非常喜欢。就连刘姥姥带着板儿不也在贾府呆了一天吗?于是,贾府有了人气,有了繁盛的景象。须知,这亲戚们来到贾府,可不是一般的做客,而是准备长期住下来。林黛玉来贾府后,长期住下来;邢夫人的胞弟邢全德带着他的夫人和女儿邢岫烟来到贾府,完全是因家道贫寒,投奔姐姐;李纨的寡婶带着两个女儿李纹、李绮,都是因为家境不好,投奔亲戚的。可贾府里并没有嫌弃他们,而是撮合了邢岫烟与薛宝钗的表兄弟薛科的婚姻。贾母、王夫人素喜李纨贤惠,念及她年轻守寡,令人敬服,让李纨的寡婶和两个女儿住进了大观园稻香村,尽亲戚热情之礼。俗话说,皇上也有两门穷亲戚。不嫌弃穷亲戚,让贾府热闹鼎盛。可后面呢?在贾府未抄家之前,就已经显出衰败气象,林妹妹死去,潇湘馆不几天就已经“蛛丝儿系满雕梁”,前面的荷花显出惨败景象,且常常阴风阵阵;二姑娘迎春出家了,湘云妹妹也会去嫁人了,有些丫鬟们如芳官等也被送出贾府,于是,贾母再一次给王熙凤过生日,竟然先出无尽的凄凉。真是未败先衰,好不伤感。听一个高人说,人少房多不吉利,不住人的房子阴气重。而我们今天买房,总喜欢大面积的,多套房,这不能不说有些不吉利了。今天的人喜欢人少清静,不喜欢被别人打扰。如果谁家里来了那么些常住客,比如薛姨妈一大家,林妹妹,史湘云等长期住,那肯定很多人不乐意,觉得特别“不方便”。其实,《红楼梦》告诉我们,对待亲戚朋友热情大方,有时候不管心里是否乐意,既然人来了,就热情招待,这何尝不是给自己添人气,添福气?喜欢“清静”的今人,可别招来一些阴气。庄子的“小国寡民”理论,前提是“小国”,而不是一味强调“寡民”。人,是群居动物,人烟稀少,阴气上升,氧气稀薄,人自然会感到孤独甚至恐怖。因此,别不喜欢家里来客,别给人家摆脸色,别瞧不起穷亲戚穷朋友。所谓贫富,只是人在人间这个舞台上扮演的角色不同罢了。也许来世,公子少爷、太太小姐,也会扮演乞丐的。“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每个人来到世间,只要他按照造物主的编导,兢兢业业地扮演着自己,那就是遵从了宇宙规律。理解了这一点,每一个飞黄腾达的人,应该大气一点:来的都是客,应该用好酒好饭招待,切莫冷漠才是。分离,是人生的常态。上学了,我们要和父母分离;姐姐出嫁了,我们要和姐姐分离;父母不在了,我们要和他们分离;最好的朋友手捧绿卡远涉重洋,我们要和他们分离……相聚是幸福,但我们不能无原则地迁就相聚。二姑娘嫁给了中山狼孙绍祖、三姑娘“才情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秦可卿年轻轻的一命归西,金钏儿跳井自杀,晴雯被逼死于家中,不管什么方式,都是人生的别离。不同的别离方式,构成了人生悲欢的基础。黄叶在秋风中飘落,明年春天还会有一树华发增春色。面对残荷败叶,别那么自作多情,悲悲戚戚。所以,红楼梦中贾府后来越来越萧条,死的死,走的走,这就是人生的常态,我们不必像宝玉那样似傻若狂,怕大家离去。林妹妹不离开自己的父亲,何以能到外婆家和姊妹们一处玩乐?离别,何尝不是下一个聚合的开始?谢幕了,就该谢幕,道声再见,转身又到了另一个群体中,也许下一个群体并不幸福,可它是角色的需要。看淡贫富穷达,只管努力,得不到也莫强求。哪管命运给我安排的晚餐是什么呢?哈哈,谁说生病让人沮丧?没有腿疼,我怎么会这么消停地读书写字呢?
安卓下载

扫一扫漫写短文网APP点击进行APP下载

IOS下载

扫一扫漫写短文网APP点击进行APP下载

手机访问 MAP TAG RSS
欢迎访问漫写短文网 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
上海后花园论坛_上海花千坊_爱上海同城论坛-夜上海论坛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