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同城

安卓下载

扫一扫漫写短文网APP点击进行APP下载

IOS下载

扫一扫漫写短文网APP点击进行APP下载

手机访问 MAP TAG RSS
欢迎访问漫写短文网 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三素先生

时间: 阅读:0
作者:
闪保利先生,保定市人,1943年生,回族,编辑。1985年荣获市“自学成才”称号,退休前任河北农业大印刷厂厂长。曾任全国高等院校印刷协会理事,河北省高校印刷协会理事长;保定市南市区家乡文化进校园指导教师;1989年荣获保定市政府“民族先进个人”称号。1986年在河北大学外文系学习日语,1987年在河北农大教师进修班学习日语;1998年在北京印刷学院进修,在《中国印刷》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专业文章10篇,在《中国蔬菜》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译文11篇:散文、纪实文百余篇,出版专著《回眸往事春秋》《璀璨的保定回族文化》。自明以来,保定西下关吴家湾风景秀丽,河水甘甜,三九打冰入窖,春夏捕鱼虾垂钓,秋观波涛,岸边建行宫、灵雨寺、高等学府等,文化积淀深厚。这里曾是保定上谷八景之一“西刹秋涛”。图片1中的景象是从现保定动物园的城墙角向西北拍摄的,位置在西下关东南端,一亩泉河水在此处向北拐弯,历史上称做吴家湾。从照片上可以看到,河上有座石拱桥和一个拦水闸,再远处的楼房系畿辅大学堂(原灵雨寺)。石拱桥称为吴家湾石桥,人们也习惯称灵雨寺大石桥,原在今西下关红卫桥之西侧。石桥三孔拱形,净孔8米,全长3L米,宽7米,两岸高出地平面近3米。1978年,西下关街南段调直,该桥被拆除,紧邻其东另建红卫桥,石桥系保定南来北往古驿道的必经之路。从河的南岸向东北看,浩瀚的水面,碧水蓝天,沿河柳枝如伞,而河的北岸则是畿辅大学堂校门(图片2)。这里风景秀丽,“西刹秋涛”说的就是这一带的风光。“西刹”指保定西关南侧的灵雨寺,“秋涛”指在秋季一亩泉河水掀起的波澜。清代诗人时来敏曾描述西刹秋涛的美景:“飒飒秋风林外骄,泉流一带涨河桥。涛声相应梵声近,水色齐连天色遥。荇藻漪漪随浪涌,蒹葭缈缈逐烟飘。闲来买渡寻僧话,又听鸣钟送晚潮。”此处曾有三闸鼎立的特殊设计,这就要从更久之前说起了。节制闸能起到调节上游水位、控制下泄流量作用。张柔重建保州城时,在西关护城河河道上同时建了两个节制闸。北节制闸(俗称小闸)位置在现华隶影城后面,南节制闸在现保定动物园北门附近,目的是提高两闸之间水位,引护城河水从西水门入城,二闸缺一不可。排水闸是排泄多余水量的水闸。明嘉靖年间,在吴家湾灵雨寺大石桥东侧,现农机局宿舍楼处重修了一座排水闸(俗称大闸)。就此,西关形成了北节制闸、南节制闸、排水闸的三闸鼎立。修建排水闸,同时向南挖掘了一段通往府河的河道,在汛期洪水进入护城河之前提前打开闸门,将洪水分流引入府河,这样就解决了山洪暴发时溢出的洪水对城门、水门形成倒灌以及对城墙的浸泡。修建排水闸保障城内百姓生命财产安全,是一项科学造福百姓的百年大计。《清苑县志》(1934年)记载:“城垣於清咸丰三年,经总督纳尔经额修葺城濠亦於是时挑挖,同治十一年,复经总督李公鸿章重修。”重修以后,城东南角向西回流的护城河水在南关天水桥西侧改道向南,直接入府河,废除了从天水桥到现公园街园林处宿舍这段河道,南节制闸同时被废。一亩泉河与护城河原呈“丅”字形,改道后変成了“”字形,从此大闸至天水桥这段府河取代了南关西段护城河。上世纪70年代,保定修建战备路(天威路)时拆除了大闸,在闸西边八中门前重新建闸,并挖掘了一条往南通府河的河道,后来在疏通护城河道时又拆除了小闸。老保定西下关吴家湾风景优美,是保定上谷八景之一“西刹秋涛”。许多人并不知道,这里还曾以很特殊的水闸设计来保障城内百姓的安全——西真素斋坐落在保定西大街与唐家胡同、帅府胡同十字路口的东南角,门面为二层小楼。据老人们讲,此店是由金景侯长兄开设,与其子金茂修二人经营。在1920年因欠外债无力偿还,由金冠卿代还债务并接手此店。真素斋西号右邻是回族马家烧饼铺,从店门向西望去,能清楚地看见西城门楼,单井胡同旁的天泰公寓、平山医院大字招牌也能映入眼帘。因东真素斋在保定解放前一年倒闭,而西真素斋生意一直很好,人们对西号印象较深。从我记事起,只见金冠卿经营此店,原来住在东元宝胡同,日本投降后迁居双彩五道庙,后卫街旧宅在1920年分家时金冠卿分到的西跨院一直出租。西真素斋生意很好,一直比较兴旺,首先与其所处位置在繁华商业街——西大街有关。京汉铁路保定火车站设在西城外,西关是保定城外四关中居民最多的,也是机关学校集中的地方。尤其在日本侵占时期,保定城内所需粮食大部分来源于西关小集街的粮食市场,每天人员涌动,熙熙攘攘,常年如此。西城门内外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流动人员多,金掌柜经营有方,除了糕点食品还经营茶叶水果。他还担任过保定茶叶公会会长,南方水果都是由产地进货。西号糕点与东号一样,加工生产技术均出自同一师傅。店内工作人员保持在10人左右,门市上主要由金冠卿及家人料理,糕点师全由真素斋本店培养,有李玉珩、宛世同、白二子、陈氏、常春林、郭东满、朱东生、薛家父子三人、段海旺、韩进财等人。1949年底1950年初,金冠卿子孙三代举家迁往太原,店铺由李浩然接管,三弟金润修、糕点师马长在也到了西店。后卫街老宅西跨院由平福仁亲戚王海泉夫妇看管。国营古旧书店,原坐落在西大街天华市场东头路北,也就是城隍庙街与西大街丁字路口东侧,是一座白色二层楼。一楼大厅内,西、北面靠墙的书架上整齐地陈列着不同年代的旧书,有小说、诗刊等文艺书籍,还有各种专业书、工具书,五花八门。看书的人接踵摩肩,其中不乏有坐在地上、背靠圆柱看蹭书的读者。东面是长条柜台,柜台内书架上陈列着一套一套的古旧线装书,此处稍微有点霉味,书上都有张白纸条,注释着朝代和书名。要想翻阅这些旧书,必须请店内工作人员取下来,为你介绍书的内容,这个柜台少有人问津。1964年一个星期天,我去逛古旧书店,大厅内有两个圆柱,右边柱子上挂一条幅,是毛主席的词《沁园春·雪》,楷书,落款钟山子玉。廖子玉先生笔名钟山,原是河北农大印刷厂职员。先生的楷书非常出色,经常有人到他家去求字。字最怕上墙,非名人书法古旧书店是不会展出的,保定化纤厂曾经请廖先生书写出口包装箱上的唛头。1963年,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廖先生书写了很多条幅,分发给同事们,得到大家的赞扬。先生的硬笔书法也非常漂亮,厂内有个油印室,负责刻写、油印学生讲义。刻字人员首先把八开蜡纸铺在钢板上,用铁笔在蜡纸上刻写,然后铺在油印机上用墨辊推,油墨透过蜡纸就印在白纸上了。廖先生用仿宋体刻写的讲义印出来的字美观清晰,有的老师到油印室去点名请他刻写讲义。我与先生是同事,受其熏陶,经常买些书籍、邮票、明信片之类的文化品。下面是我早年的一篇日记:我在廖先生那里看见了几首唐诗,句子大半是不解的,老先生手下不管是用来学习的书籍还是古典作品,很大一部分是在古旧书店里买来的。我一定要学习廖先生手不释卷的精神,党号召我们不仅要学习现代的、外国先进的,同时也要学习古代的好作品,那才是真正的全面学习。一个星期天,我随廖先生到古旧书店,购买了一本《古书版本常谈》,32开,上海中华书局1962年版,原定价6角,我2角5分买到的。因为当年我在农大印刷厂从事刻写、排字工作,此书系专业参考书籍。我也很喜欢它的古色古香封面,搬了几次家,没舍得丟弃,精心地把它保存下来了,至今已有57年。保定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文人墨客多,书店也多,过去古旧书店是古城保定的文化名片,是读者求知的乐园,书店在1966年文革初期扫“四旧”时关闭了,此后再没有恢复营业。1921年,直鲁豫巡阅使曹锟在保定城外西南角城墙外、府河两岸建成一个占地600亩的现代园林,北岸名城南公园,南岸为曹锟府邸乐寿园。1923年5月,康有为特为乐寿园题名“老农别墅”,老百姓对两岸园林统称曹锟花园。园内既有花卉鱼鸟又有珍禽异兽和文化娱乐设施,是一处综合性公园。园中有“灵雨西涛”“五川波声”“铁塔入山”“双流交贯”“虎啸风声”“百鸟朝凤”“别有洞天”等八景。1926年9月,因直鲁两军争夺保定,曹锟离开保定,乐寿园、城南公园融为一体;1928年,公园易名中山公园。由于军阀混战,保定饱受兵焚之患,公园两岸的花鸟兽以及各种建筑被焚,只留下少量假山石,除一些松柏、榆柳树木之外,其余的全部遭到毁坏。(宋哲元《保定人民公园》记)时任河北省主席宋哲元拨款二万两银元,命其部下所属兵夫将公园修整一新,所修复的有门二、斋二、轩三、亭三、洞四、桥三、电影院、戏院、游泳池、体育场等,于民国25年(公园1937年)修完。宋哲元采“周文王之囿与民同乐”之意,改名“人民公园”,并在园门上亲题“人民公园”,在二道园门上题下“同乐游观”。曹锟建园的理念是“有以怡目适心,节其力而宣其气,何以免于抑塞疵厉之患,而臻康乐和亲之盛乎。一弛一张,道在于此。”给人们提供有劳有逸、一弛一张的场所,是民主思潮的一种反映,而宋哲元重修公园沿续曹锟的建园理念,易名人民公园。建公园可以培养人民爱护公物、保护国土的性格,并具有提高人民素质的作用,他打出了“人民”的牌子,意味着近代民主思潮在中国的体现。再有,他不是将皇家园林移植过来,也不是将寺观园林、私家园林改建,而是根据大多数人民的实际需要创造出来的,这是不断创新的思想在园林建设中的最早体现。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日军侵占保定,公园内驻兵,在河南岸建日本神社,府河北岸公园形成了人行、马车道,亭台建筑等遭破坏,人民公园更名新民公园,解放后,公园在保定市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进行了重建,于1952年6月24日开园,定名为保定市人民公园,1995年更名为保定市动物园。现在别有洞天景点右侧保留着成亲王书写的西晋陶潜的名篇《归去来兮辞》全文,分刻在6块碣石上;左侧有《城南公园碑记》《保定人民公园》碑文,都记载着建园的年代、保定历史沿革、修建内容,还有一段古城墙及河北农大校园内保留的一座乐寿园四合院,院前有石碑4块,这些都是研究古城保定园林历史文化难得的珍贵文物。宋、元、明、清和民国时期,我国一些大的城市均设有望火楼。它不仅有瞭望火灾的功能,同时也是城区的地标建筑。民国17年(公元1928年),保定在市府前街中部与秀水胡同丁字口建了一座木架望火楼,约三丈高。从侧面木梯攀登上楼,顶部是瞭望室,四面有瞭望窗口,室内吊有一大铜钟,楼内有值班守则。楼上楼下值班人员各司其职,昼夜有人值勤,一旦发现火警就敲响台上悬挂的大铜钟发出警报,楼下值勤的消防队员敲响铜锣示警,并通知起火附近的水社集合消防人员救火。如果火势大,各水社前去支援,灭火之后由起火商户犒劳消防人员。日伪时期望火楼毁坏停用,形同虚设,1948年前倒塌无存。火会又称水社。保定水社创建于清咸丰初年,系官倡民办,是消防救火的民间群众组织,有保仁、保义、保忠、保信、天一、天义、普仁等7个。水社设文武善长各一人,工作人员若干。文善长总管水社事务,并负责筹募经费、置办救火工具设备、财务管理、传报火警、调动消防等事宜,由本街较大殷实商号出人担任,轮流义务值班。武善长及武善(消防人员)均系劳动大众,武善长从一向有威望而又有灭火经验且具有指挥能力的人中选任,武善人员大多是青壮年,系义务职。各水社武善人员少的百人多的数百人,全保定7个水社共有千余人。水社的消防工具有救火车(人力)、水龙带、云梯,水桶等。各水社文善人员每日值勤,一旦发现起火马上报告本区域水社。水社值勤人员接到报告,马上沿街跑步敲锣,锣声紧密,是催促文、武善人员即刻到社集合,按各自分工,领取号坎、安全帽,携带救火工具和救火水车,大锣一鸣立即出发。武善长则戴铜质安全帽,指挥救火。在完成灭火任务以后,归途中则敲慢锣,以示火已被扑灭。文善武善人员均守纪律,能够招之即来,来之能战。1954年的一个夜里,我在睡梦中突然听到敲大铜锣声,有人边敲边跑边喊救火。此人系家住北菜园(和平里)的一位强悍的高个子中年妇女,我对她印象较深。我家一邻居胡爷爷,大高个子,好像是保仁水社的专职头领。水社每年举行一次大聚会。在二道口往南,卫上坡口对面路西有一座大门楼是保义水社,当年我看到大门口高悬狼牙三角旗帜。大院内木架上陈列着各种各样的消防器材,有云梯、水车、水桶、扁担等,均为木质黑色的,上面都写着本水社的名称。院内有一口水井,往北有一小门通往小金线胡同。院内还摆着很多八仙桌、板凳,这是在准备举行本水社全体人员大聚餐。院里院外聚集了不同服装的各行各业人员,有店铺伙计、装卸工人等,像过年一样热闹。这是商家犒赏水社成员,以彰显他们和谐团结的氛围。1923年5月,康有为从洛阳到保定,受到直鲁豫巡阅使曹锟款待。曹锟邀请康有为游览他新建的城南公园、府邸乐寿园(老百姓统称曹锟花园)。乐寿园有戏楼、长青斋、杏花村、荷塘、太湖石山、三仙洞、桔乐亭等景点,好一座现代园林!康有为即兴泼墨挥毫,为曹锟题了两幅字,有“老农别墅”和七言对联“一游一豫同民乐,知止知足仰山高”,1923年10月15日又题一幅“通惠桥”额。康有为是晚清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他题字引经据典,含意深刻,绝对不是一蹴而就。他为曹锟题“老农”二字并不是指普通农夫,其中隐寓着曹锟坐阵北方,别看他在花园中闲庭信步,实际上对当时的局势很清楚,且都在掌控之中。康有为“一游一豫同民乐,知止知足仰山高”这一七言对联不仅文字精妙,而且字写得质朴厚重,古朴雅致,是珍贵的书法艺术作品,在各地多有采用,现保存在河北省博物馆。1934年,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军长河北省省长宋哲元重修人民公园,据碑文记载,“共茸理者为门二、斋二、楼一、轩三、亭三、洞四、桥三,电影院、戏院、体育场、游泳池各一,屋若干,并为县联题额,从此燕赵之间故都以南仅有之名园。”宋哲元修复的三座桥,只见到了府河上的两座桥——“东曰中山桥西曰中正桥”记载,另一座桥在何方?经多年查阅史料,在《清苑县志》(1934年卷)中得到了答案:“在老农别墅西南康有为书通惠桥题额,民囯十二年十月十五日。”第三座桥在此出现了。老农别墅的西南白草沟河与府河汇合处,南岸临河有块凸出的高地,高地上有座阁楼,据说是曹锟的姨太太住的太平楼。楼由河水围绕从西向南再向东流入荷塘,河沟上有一座单孔桥连接南北两侧,水泥桥面,两侧是水泥护栏。院里栽花植柳,曲径通幽。康有为该是看到曹锟为贤惠的姨太太建造了一处别致的庭院,故给小桥题了“通惠桥”额。1948年河北省立农学院迁入老农别墅时,校园西部已是杂草丛生的荒芜地,临河高地上残垣断壁,河塘枯竭,倾入了很多残砖烂瓦。上世纪80年代,高地上建起了河北农大校医院,医院前的路面上尚保留着带有方格的水泥桥面,桥护栏已不存在,从桥的侧面可以看到被泥土堵塞的桥洞。2000年后这个校医院拆迁建艺术学院,桥体被清除。曹锟花园內的三座桥中通惠桥存在时间最长,因地处偏僻且桥体较小,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1902年,直隶总督袁世凯在原畿辅大学堂的基础上建立直隶高等学堂,亦称保定大学堂。同年在大学堂北边的霍家大院建直隶农务学堂(河北农大);河大是直隶省最高学府,首任校长由曹锟之弟直隶省长曹锐兼任。1921年至1931年河北大学驻保办学10年,给历史文化名城保定留下了诸多记忆。府河上游一亩泉河,泉水汇集,碧绿的河水流至灵雨寺(今二中分校)一带,河水一分为二。一股经灵雨寺大闸向南飞流直下,形成银色瀑布,掀起的涛声昼夜不息,汇入府河。另一股向北拐流入护城河。景区地处保定之西,河畔有座灵雨寺(古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故这里被称做保定上谷八景之一“西刹秋涛”。校园设在河的两岸,正门位于河北岸,坐北朝南,是座宫庭式大门,北院为办公及教学区,南院为斋舍和操场,操场门里有一坐南朝北,用石块砌积错落有序地影壁,壁中央题有四个横写隶书“铜雀石壁”。(引自杜牧在《赤壁》中的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河北大学设文学科、法学科、农学科、医学科;文学科设中国文学系和英文系。文法农医各科设学长(主任)一人,主持该科教学事宜。1930年暑假,废除科和学长制,以各科系为单位,成立中文、英文、法律、医学、农学五个系,每系设系主任一人。原设预科奉教育部令停办,于1931年暑假在原预科设立高级中学,以解决生源问题。如农科学长徐廷瑚(留日)、王祖榘(留法)、薛培元(中国最早留学美国攻读胶体化学的学者),养鸡教员美籍学者亨德,医科主任由原医专校长张仲山担任(留日),基础医学方面有:生理学佘德荪教授(留日),细菌学李哲忱教授(留日),病理学王蔗圃教授(留日),药物学戴农李教授(留日),临床各科有:皮花科赵翰恩教授(留日)、外科赵龄九教授(留日)、今福正喜教授(日本藉)等教授都有海外留学背景或本身就是外籍教师;文科教授张效直,在北京大学文科史学系毕业,为历史学家;王森然,著名教育家、文学家、史学家、美术家、社会活动家,一生著述颇丰,如此等等。河大以农科为主,为了提高农科教育质量,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教学实习,相继扩充了苗圃、桑园。1922年增建农艺化学研究室、气象观测所,增加教学仪器达3834件;1927年引进了意大利蜜蜂,并举办了养蜂讲习所,传授养蜂技术,第二年购置了巢础机。创办《河北农刊》;学校农场每年春秋两季举办农业展览会,招乡村农民、学术团体参观科技成果,借以提倡发展农业,普及农业知识。每至冬季,农场都派员去各乡宣传农业改良方法,并经常派员赴各处进行农务调查,为保定乃至全省发展农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文学科成立了“河北大学文学研究会”,出版了我省早期的文学刊物“河北大学文学丛刊”。在北洋政府时期,校长是由省政府呈请北平国民政府任命,除省长兼任校长外,多是曾任过省教育厅厅长、教育家或留学归来的学者。1925年5月,赵宪曾被聘为校长(曾任安徽省教育厅厅长)。1926年,奉系褚玉璞占据了直隶省会天津,任直隶军务督办兼直隶省长,12月,直督褚玉璞在天津自兼校长。汪俊在保定代理校长。1928年5月,国民军打败奉军,在天津建河北省政府,代理校长辞职,聘张继为校长,张未到职,由临时维持委员会负责,徐庭瑚为主席委员。1931年10月,因学潮被奉令停办解散,在保办学十年期间,军伐混战,政权迭替,时办时停,几乎校长一年一换,因省会在天津,保定学生闹事,当局鞭长莫及,代言人校长被学生驱逐,没人愿受聘校长,新的国民政府,对共产党组织、学潮运动釆用了高压手段,宁可把学校解散,也要消除闹学潮之震源。河大是河北省最高学府,学生爱国情绪高涨。1924年育德中学一批毕业生考入河北大学农科,共产党员戴培元将革命种子带入河大,秘密发展了段白雨、崔寿山、王国政等同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戴培元的活动被校方发觉,不得已被党组织派往河南去搞农民运动,学校的党组织由段白雨负责。6月6日,保定“学联”召开各校联席会议,做出了全体学生游行示威并发表宣言,向政府申请对日迸行严重交涉的决议。当日,即配合全市实行了罢工、罢市、罢课。河大十年育人,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有科学家、教师、律师、医师等。如农科“气象观测所”,是河北省第一个用现代科学方法观测记录气象的,它记录了大量的气象资料。如1921年,农科记录的资料中,保定市气温最高在七月二日,最低为摄氏零下25度,年总降雨量平均407.9毫米,这是保定最早的气象资料。现在驻保河北大学,是1960年由天津师范大学改名而来的综合性大学,1970年迁址保定迄今。因此上,在河北省的教育史中保定就有过前后两所河北大学。
  • 选择布局
  • 设置皮肤
    • 博客控1.0
      类似于博客的风格,相信博客控的你会喜欢的!
    • 温馨小窝1.0
      金窝银窝,不如我们文学窝,在漫写短文网做个窝吧!
    • 个性浮动1.0
      “博客控”和“小窝”神马的都是浮云,老在我眼前抢风头,不服气?你搓我~
  • 更换背景图
    • 安静
    • 台历
    • 芹菜
    设置颜色
    • 空间名:   
    • 签 名:   
    • 简 介:   
    • 标 题:   
    • 正 文:   

三素先生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总访问量:12255 空间地址:
关注TA 30人关注
曾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度过,才知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若世界以痛吻我,那么报之以歌,岂不快哉!

最近访客

  • 别个的诗
  • 果果
  • 独孤政
上海后花园论坛_上海花千坊_爱上海同城论坛-夜上海论坛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