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同城

会员专享

发布时间:2023-04-24 19:11:53

“现代诗词格律”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是“现代诗词”一起解释的话,那就跟格律没有任何关系了。现代诗是自由体,现代词——没有这个说法,或者我们可以理解为现代歌词,这些体裁都是和格律不靠边的,这个问题就无法回答了。不过看题主附带了一首不遵守平仄格律,却是五言绝句形式的诗,基本上可以知道题主问的是在当下如何快速掌握诗词格律。我们知道中国的古诗分为遵守格律的近体诗和不遵守格律的古体诗。实际上到了今天,我们创作的格律诗和古体诗,都不能再称之为古诗,不过是仿写罢了。而要快速掌握今天的格律诗创作方法,其实并不复杂。不过我们先要确定一点,要以今天的汉字读音来入韵写诗,才能称得上现代格律诗。实际上我们也无法还原平水韵或者更古的唐音或者更早的音调,也就是说我们入门格律诗创作,必然要以新韵为主,这对初学者来说更加容易,不会造成规则的混淆。当然,我们在学会格律诗规则之后,要真正写好格律诗,还是要大量阅读赏析唐诗作品,才能真正做到下笔如有神。而赏析古诗,熟悉平水韵就是不可或缺的功夫,需要一点点积累。古风古韵,就好像写作的灵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就以新韵为基础,以题主留下的这首古体诗《过天姥山》来讲讲如何写格律诗。有例子修改,大家可以更加直观地学习。首先分析一下这首诗,心中对整首诗的内容大概有个底子,进行调整修改的时候不能破坏原诗意思。很明显这首诗是一首五言诗,而五绝是格律诗中最小格式,也是平仄关系最明朗、最好解的格式,非常适合我们上手。天姥山在中国诗人心中的地位,来自李白的古体诗《梦游天姥吟留别》。而这首《过天姥》就是写诗人从天姥山经过时的感慨。第三句“越人语天姥”直接引用了李白原诗的第三句,用在这里过度比较自然,算是化用得比较好的句子。前两句写景,第一句写山,第二句写剡溪,这也是李白诗中提到的。第三句化用原句,在这里则是指诗人打听天姥山,第四句写越人指出天姥山所在。总的来说,这是一首眼见景色,慕名求问心中圣山,得到越人指点的一首写景记事诗。有什么样的感情在里面呢?大概就是一些想起李白古风的意思在里面,不深刻,可以改。首先,格律诗必须由律句组成。什么是律句呢?就是平仄两两交替前进的句子。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定义,因为这是快速掌握教程,我们就不细说了,在专栏里有详细推演,有兴趣可以去看。我们这里知道这个规则就行了。而“青峰云间绕”的平仄是“平平平平仄”或者“平平平仄仄”,“间”字多音字,但是在这里“云间”应该是发第一声,是平声,所以这里是“平平平平仄”,很明显这里四连平,没有仄声,不符合相替的条件,这就叫作“失替”。那么这个句子就不是律句,自然也就没办法组成律诗。这里补充说一下平仄,因为前面说了是现代格律诗,自然是按照新韵,也就是对应普通话的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别问为什么,有兴趣就去看专栏。我们这里只讲规则,不讲来龙去脉。根据相替的原则,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的平仄要交替。“青峰”不改,就必须把“云间”的“间”字换成仄声字——也就是三、四声的字。大家想一想,有什么字可以替换,改变平仄又尽量不动诗意呢?“上、下、后、背、岫”都是仄声字,也都有方位的意思。在这里我选“上”字,一个尽量贴合原诗意,同时“云上”本身有“高远”的意思。首句改成“青峰云上绕”,平仄为“平平平仄仄”,这里二四位置平仄是交替的,这就是个基础律句,称作“平起仄收”句式。在两句中,上句我们称之为“出句”,下句称之为“对句”。什么“对”?平仄要相对。原则上每一个字平仄都要相对,但是太死板,所以只要求两两交替位置的平仄相对。“剡溪花下流”,按新韵平仄是“仄平平仄平”,我们看到二四位置上平仄是交替的,所以这是个律句,但是平仄的位置和出句是一致的,这个就不相对,我们称之为“失对”。这是出律,要变成五绝的话就必须进行修改,要把二四位置的平仄倒过来。我们就改成“花下剡溪流”吧。虽然失去了原本对仗的味道——绝句是不要求对仗的。这个就看个人取舍了,觉得对仗好,就别在乎格律。当然同时实现对仗和平仄合律也是可以的,但是因为这里是改诗,尽量不作太大的文字改变。“花下剡溪流”,平仄为“平仄仄平平”,实际上就是首字不论的“仄仄仄平平”,这样出对句就相对了,就符合了格律诗的规则。相对只是出对句之间的平仄关系,而下一联的出句和上一联的对句则需要遵守“相粘”的规则。其实就是关键位置的平仄一致,产生和上一句相同的音调节奏,让诗歌不脱节。格律诗的单数句(除了首句)都是仄声字结尾,所以第三句的平仄不可能和第二句完全相同(第二句平声结尾、押韵)。第二句是“仄仄仄平平”,那么在保持二四位置平仄相同,改动尾字为仄的平仄结构就只能是“仄仄平平仄”。第三句必须符合这个平仄,才能合格。第三句是化用李白原句“越人语天姥”,平仄是“仄平仄平仄”,二四位置都是平声,实际上已经失替了,不是律句。这一句的关键就是第二字要改成仄声字,就既是律句,又相粘了。如果可以的话,第三字也换成平声,就能避免整句只有第四字平声,发音急促。

安卓下载

扫一扫漫写短文网APP点击进行APP下载

IOS下载

扫一扫漫写短文网APP点击进行APP下载

手机访问 MAP TAG RSS
欢迎访问漫写短文网 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五绝.武汉吟

时间:2020-02-13 09:22:59    阅读: 次    来源:漫写短文网

风雨赋新愁,江城素泪流。
神游千里外,明月最当头。

版权作品,未经《漫写短文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漫写短文网微信号:duanwenxuewang,鼠标移到这里,一键关注。
我要投稿
散文投稿 - 诗歌投稿(漫写短文网期待您的每一篇作品)[ 投稿指南 ]
0 条评论网友点评 登录后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最新评论
猜你喜欢精彩阅读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82578687@qq.com

相关新闻

征文主题2023-04-24 19:11:53
征文主题2023-04-24 19:11:53
一首歌,一段故事2023-04-24 19:11:53
遇见2023-04-24 19:11:53
深夜故事2023-04-24 19:11:53
你曾是少年2023-04-24 19:11:53
后来的我们2023-04-24 19:11:53
告别2023-04-24 19:11:53
我怀念的2023-04-24 19:11:53

友情链接

上海后花园论坛_上海花千坊_爱上海同城论坛-夜上海论坛社区